顶点小说网 > 秦吏 > 第669章 君道

第669章 君道


  秦始皇被喜的奏疏气吐血了。

  过去三十年,他曾接到过无数奏疏,多有谏词,但多是拐弯抹角,譬如李斯的《谏逐客书》,都是摆明事实,跟他慢慢讲道理。

  但从没有一篇奏疏,从头到尾,都在批评他:你做得不对,失了君道!

  “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衡石称量者,所以为平也。”

  这乡下来的老法吏大概是文书抄多了,写东西干巴巴的,不似李斯那样有文采,也不像茅焦那样,每次直点主题,啰嗦得不行。

  但他一开篇,就用每个秦人每天都要做的合符节,称米量来作比喻:法律,就是这符节和衡石,而秦始皇,则是操纵它们的人。

  所以君主,才是法政的源头,就像测量时刻的标杆,吏民,就像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么影子也正直,标杆若歪,影子也歪了。

  而喜接下来长篇大论地告诉秦始皇帝:你这标杆,已经彻底弯了!

  “一统之前,陛下尚能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万事皆决于法,则吏民亦勤勉苦耕,闻战则喜,戮力同心,致忠信,而谨于臣民之道。”

  可如今,陛下你做的都是什么事呢?

  喜指出了秦始皇帝这些年做的谬误:“陛下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追求不死。先信任方术士,给他们大把钱帛炼制丹丸,还打算不顾风险,乘船前往仙岛。”

  “如果君主喜欢偏斜颠倒,那么大臣百官就会乘机跟着邪恶不正,官吏投陛下所好,在各地编造神仙祥瑞不知凡几。”

  “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群骗子,一怒之下皆坑之,可陛下还不死心,又醉心于寻找西王母邦。发十万人筑通西域之驰道,少府三分之一的钱,都耗费在上面,其余三分之二,亦入于骊山、阿房。”

  “非但如此,陛下富有四海,却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口赋越来越多,租税越来越重,徭役也一年带头没个完。君主热衷于贪图财利,那么大臣百官就会乘机跟着去多拿少给,以致于没有限度地盘剥百姓。天下黔首,被压得无喘息之机,山东之地,遂有群盗四起,边境之地,逃卒不知凡几,于是吏治国事败坏。”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君者,吏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吏治之所以败坏,源头就出在陛下你身上啊!

  喜最后说道:“君道不正,是天下第一大事,诸卿却都讷讷应诺,一味顺从,小臣职位虽低,却不能知而不言,于此不言,更复何言?故今日冒死竭忠,望陛下能改变心思,正本清源,若能如此,便是大秦宗庙、社稷、国家之福,亦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运。”

  上一个敢这样痛骂秦始皇的人,叫高渐离。

  皇帝倒是将奏疏看完了,但看过之后,脸红耳热,气得当场吐血半升!

  “这就是黑夫、茅焦举荐入都的人?这安陆荆蛮,竟敢说朕弯了?”

  缓过气来后,暴躁的秦始皇勃然大怒,第一反应是把这老吏抓起来,杀了!

  但等到喜真的被抓进廷尉监牢后,秦始皇却又踌躇了,强忍着愤怒,将奏疏又看了两遍,一会拍案大怒,一会又若有所思……

  直到今日执殿的中郎户令,赵高之弟赵成来报,说长公子扶苏请求谒见。

  “朕知道他会来。”

  秦始皇放下奏疏,不动声色,让谒者宣公子入殿。

  他很清楚,喜、茅焦、蒙毅,甚至还有蒙恬,在这些人眼里,自己近年来一直在做错事,而扶苏,是未来能补救“错误”的人。

  皇帝被喜直指疮痛的震怒,变成了心里阴冷的邪火。

  “坏人朕当,好人你做,是这样么?”

  但事实却是,坏人没那么好当,好人的名声,也没那么便宜就能挣到!

  “朕倒要看看,你要如何为此人求情!”

  皇帝高坐君榻,而公子扶苏由赵成及谒者引入殿中。

  秦始皇没有让众人退下,宫女侍者们就战战兢兢地侯在门口,今天皇帝心情不好,只能乞求待会千万别有一场父子冲突。

  秦始皇性情越发乖戾,半年来,宫中每隔几日,都会几个看到不该看,听到不该听话的寺人宫女,人间蒸发,公子扶苏挑这时候谒见,真是糟糕极了。

  扶苏年青时长得很像他母亲,芈妃,而现在他年近三旬,留了须,举手投足间流露的楚式贵族气派,又总让秦始皇想起一个人:昌平君……

  不过算起来,自从开始将行踪神秘化后,秦始皇已经两月没见扶苏了,胡亥倒是常带在身边。

  中规中矩的行礼,近前后,扶苏在五步外下拜:

  “扶苏今日此来,是想恳请父皇,惩处一人!”

  他没有大喊什么“主明臣直,恭喜父皇得一直臣”,倒是出乎了秦始皇的意料。

  “哦?是谁得罪了一向宽厚仁德的长公子,你想惩罚谁?”

  扶苏抬头,看着已数月未见的父皇:“正是御史府的侍御史,喜!”

  ……

  “陛下根据群臣之才,授予职事,依照职事责求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主张,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主张,就罚。”

  扶苏说明了他认为,必须惩罚喜的理由:

  “扶苏听闻,韩昭候昼寝,身边两个小吏侍候,一个典冠,负责戴帽;一个典衣,负责穿衣。典冠看着韩昭侯睡觉冷了,就给他盖了件衣裳。后来韩昭侯醒了,问是谁盖的。左右回答:典冠。于是,韩昭侯把典冠与典衣都处罚了。”

  “处罚典衣,是因为他渎职;处罚典冠,是因为他越职。”

  “如今喜身为侍御史,本该纠察官吏,却干了谏议大夫、博士的职事,向陛下进奏疏谏言,且不论他说的有无道理,侵官之害甚于寒,故喜当罚也!”

  秦始皇淡淡地说道:“那当如何罚?”

  扶苏道:“律令自有章程,轻者夺职,重者远谪。”

  “不管如何,喜的罪过,都不至于死,是么?”

  秦始皇看出来了,扶苏这是以退为进啊,与先前强谏的做派,真是大相径庭。

  秦始皇摇头道:“这是《二柄》里的话啊,你开始看《韩非子》了?”

  “是。”

  “你过去不是一向拒绝么?不是一直讨厌韩非之言,觉得那是游说主上学会虚伪,玩弄阴谋权术,不合君子之道,极为不齿么?”

  扶苏道:“那时候扶苏少不更事,后来才知道,韩非子所讲的,不止是术,还有法和势,扶苏还曾在府库里,找到过他与父皇的对话……”

  自己与韩非的对话?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吧?

  秦始皇闭上了眼睛,回忆那有趣却又吃力的对话,有趣在于韩非所述与秦始皇所欲几乎完全契合,吃力是因为,韩非是个结巴。

  “朕都快忘了,与他说过什么?”

  扶苏道:“父皇曾经与韩非议论法、术的利弊,最后问他,君主使用申不害的术,而官府实行商鞅的法,可乎?”

  “韩非的回答是,申不害的术不够完善,他曾说:‘办事不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越权的事即使知道了也不说。’办事不超越职权范围,可以说是守职;知道了不说,这是不告发罪过,与律法相悖。人主以一国之吏民的眼睛去看,所以看得最清楚;用一国之吏民的耳朵去听,所以听得最明白。假若众人碍于职权,知道了却都不说,那君主还能假谁之耳目?”

  “现在喜也只是将他听到看到的事,告诉了父皇,岂有自戮耳目的道理?”

  “这是《定法》里的话。”

  秦始皇笑道:“你读的还真不少,肯定也看了《说难》吧,不然怎么忽然就学会了以退为进。”

  “韩非写得好啊,说难也,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扶苏,你也开始琢磨朕的爱憎喜恶,然后加以游说了么?说来说去,还是想让朕留喜性命”

  扶苏再拜:“儿臣不敢,只是父皇曾告诉过我,法者,治之端也,法家,是大秦立国之本。故对父皇而言,术士可坑,儒者可逐,墨家可疏,倡优可刑,但惟独法吏,尤其是这等忠厚勤勉的法吏,不可贸然诛杀!”

  “且父皇前些年才表彰过喜,还卓拔他入咸阳为吏,若动辄论罪杀之,恐怕天下人,会说父皇叶公好龙……”

  秦始皇仿佛不认识扶苏般,将他上下打量。

  他真的变了,不再有昔日天真的议论,不再有白痴的顶撞,说话变得有理有据,这也是半年来,他第一次出面发声吧?

  是因为做了父亲,开始变得稳重成熟?

  扶苏的婚事并不显赫,他与麃公之女孙六年前就已成婚,夫妻恩爱,现在,第二个孩子已经出生。

  亦或是,亲自承担责任,肩负身死后,有所觉悟。

  两年前,秦始皇恼怒扶苏入谏,一脚将他踹到辽东领兵,征讨海东,亲历艰辛,又和秦始皇最器重的将军之一,学了不少吧。

  不容易,没毛的小家雀,总算会飞了。

  但在秦始皇眼里,这跟没长出几根毛的雏鹰扑腾着翅膀,想要教老鹰飞翔般,幼稚得可笑!

  “从朕杀韩非时起,便已是叶公了……”

  最让秦始皇不满的是,扶苏彻头彻尾,搞混淆了一件事!

  他本末倒置,根本不明白,君道的真正含义!

  扶苏还要再劝,秦始皇却打断了他。

  “而且你错了,扶苏。”

  秦始皇脸色阴沉下来,他站起身,高大的身躯,在灯烛映照下,投射出巨大的阴影,将扶苏整个笼罩!

  “大秦自孝公变法以来,最先死的,死得最多的,不是策士,不是儒生,更不是什么墨者、术士。恰恰是这群法家,这群秦吏!”


  (https://www.dingdiann.cc/xsw/608/4374709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