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巍巍大唐:开国 > 第十九章 天下一统(2)——江山一统归大唐

第十九章 天下一统(2)——江山一统归大唐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唐军主力一鼓作气,攻克夏州统万城,梁师都死于乱军之中。至此,李唐王朝开国战争中的最后一个敌人,被唐军彻底消灭。立国十年的唐王朝,终于完成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扫灭群雄,一统天下。似乎,故事写到这里,应该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攻灭梁师都之战,唐朝固然取得了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不过,灭掉一个小小的梁师都,并不是唐朝的主要目的。唐太宗的最终目标,是要放长线,钓大鱼,筹划更大的一盘棋局:亮剑突厥,一战打垮这个曾经呼风唤雨的草原霸主。

无论是曾经的刘武周,还是刚刚被消灭的梁师都,他们都是被突厥扶植起来的割据势力,用以对抗唐朝,压制李唐王朝的生存空间。所以,唐军消灭梁师都,正是要扫除进军突厥的军事障碍,拔掉突厥布设威胁唐朝的钉子。

突厥崛起于南北朝后期,是继匈奴、柔然之后,又一个强大的草原游牧民族,曾经与北周、北齐、隋、唐四个朝代,有着数不清,道不明的恩怨纠葛。很快,趁着隋末天下大乱,中原混战之际,突厥一跃而起,成为了叱咤草原的北方霸主,实力日益强盛,据史书记载:

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居金山之阳,臣于蠕蠕,种裔繁衍。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其地三垂薄海,南抵大漠。……可汗建廷都斤山,牙门树金狼头纛,坐常东向。  (《新唐书·突厥列传》)

隋朝末年,中原战乱不断,突厥趁机发展壮大,公然与隋朝决裂。并且,中原内地的许多割据政权,纷纷向突厥称臣,或与突厥结盟,换取突厥的支持,像薛举、李轨、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梁师都等,包括唐朝也不例外。

当初,李渊父子晋阳起兵,举义反隋。为了争取到突厥的支持,李渊特意委派司马刘文静,出使突厥。最后,刘文静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突厥始毕可汗,支持李渊。后来,在李家父子进军关中的过程中,始毕可汗命大将特勒康鞘利,率领五百骑兵、两千匹战马,为李渊助阵,协助义军,攻打关中。

唐朝与突厥之间的边境争端,由来已久,前文屡次提到。随着唐王朝统一战争的不断胜利,突厥与唐朝的关系,逐渐趋于恶化。为了阻挠唐朝统一战争的推进,突厥处处设障。对内,突厥扶植多个反唐势力,无所不用其极,压制唐朝;对外,突厥大军连年南下,入侵唐朝内地,搅得大唐边境不得安宁。

纵观整个唐初统一战争,突厥几乎年年入侵唐朝。小规模入侵不计其数,而大规模的入侵,主要有两次。而且,面对突厥带来的严重军事威胁,唐高祖李渊的内心深处,也曾经产生过动摇,甚至一度萌生出迁都的荒谬念头。为此,当时还是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不惜当众与父亲、大哥对着干,坚决反对迁都,惹得父亲李渊勃然大怒,导致唐高祖武德后期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兄弟关系的日益紧张。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娓娓道来。

武德七年(624年)七月,突厥主力大举南下,自原州入寇,侵略唐朝关中腹地。这次突厥入侵关中,估计也就是为了抢点东西,并没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样一来,就给唐军创造了难得的歼敌良机。

因此,唐高祖迅速作出部署,派遣宁州刺史鹿大师,率军驰援原州;大将杨师道领兵,直趋大木根山,截断突厥大军的归路。随后,突厥转兵进攻陇州。结果,唐军猛将尉迟敬德,挥师截击突厥,大获全胜,击退了突厥大军的入侵。

不过,突厥此次入侵,却让唐朝不少大臣,产生了畏战心理。在他们看来,突厥年复一年,去而复返,确实有些麻烦。怎么办呢?这时,朝中一些大臣,向唐高祖提出了一个建议:迁都。有的大臣认为,突厥入侵,完全是看中了长安的子女玉帛,倘若焚烧长安而不定都于此,突厥自会退去,不再与大唐为敌:

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  (《资治通鉴》)

焚烧长安而不都,这个想法简直是荒唐。没想到,唐高祖最初竟然采纳了这个意见。而后,唐高祖当即委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邓地区,勘测地形,打算找个合适定都的地方,准备实施迁都计划。

当时,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宰相裴寂,都赞成这个迁都的建议。另一位宰相萧瑀,虽然不赞成迁都樊、邓,却不敢犯颜直谏,违背皇帝的意愿,迟迟没有表态。此时此刻,唯有一人站了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坚决抵制弃守长安,谁呢?秦王李世民。

多年的战争生涯,以及冷静的判断,让李世民清楚地意识到,长安对于大唐王朝的重要性。自从李唐建国,定都长安起,长安早已成为了大唐的根基。如果放弃长安,大唐必将失去天下民心的支持,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况且,大唐坐拥百万雄兵,倘若不战而退,岂不是要沦为当世的笑柄。故而,李世民坚决反对焚烧长安而迁都,并向父亲李渊,举出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例子:

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藩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资治通鉴》)

李世民主动请缨,愿意效仿西汉名将霍去病,与突厥人一决胜负,如果不成功,到时候再迁都也不迟。李世民的这个建议,唐高祖刚开始是同意的。可是,太子李建成却认为,秦王过于自负。而且,李建成还列出了西汉大将樊哙以十万大军就能横扫匈奴的故事,反驳李世民:“昔樊哙欲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秦王之言得无似之!”

李建成和李世民唱起了对台戏,兄弟二人,当着父亲、朝廷百官的面,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面对大哥李建成咄咄逼人的反驳,李世民也毫不示弱,立刻据理力争,和李建成直接杠了起来:

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小竖,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虚言也!  (《资治通鉴》)

事实上,李建成和李世民对着干,完全有些抬杠的意思。因为这个时候,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储位之争,在朝中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李建成这样做,可以理解,就是要竭尽全力地压制李世民。

最终,唐高祖李渊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停止了焚烧长安,迁都樊、邓的行动。可是,太子李建成与后宫嫔妃,却在唐高祖面前,肆意诋毁李世民,说李世民阻止迁都是包藏祸心,想趁抗击突厥之机,总揽全国兵权:

突厥虽屡为边患,得赂则退。秦王外托御寇之名,内欲总兵权,成其篡夺之谋耳!  (《资治通鉴》)

以上是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内容。可是,在《旧唐书·太宗本纪》中的记载,却与《资治通鉴》的记载,截然不同。《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当李世民提出反对迁都,愿意领兵抗击突厥时,唐高祖李渊的反应却是,“高祖怒”,但最终的做法,还是“仍遣太宗将三十余骑行刬。还日,固奏不可移都,高祖遂止”。

虽然最后,唐高祖还是放弃了迁都的决定,但其实可以看出,李渊的做法,颇有点被迫的意思。而且,在放弃迁都之前,高祖的表现是“大怒”。由此可见,在武德后期,唐高祖对李世民已经极度不满。因为李世民立下的盖世功勋,又因为李世民无限扩张的政治与军事势力,以及觊觎太子之位的野望,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君主,李渊都是无法容忍的。

此次迁都未果,固然能够影射出来,李唐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大哥李建成之间日益凸显出来的矛盾;可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突厥对唐王朝的军事威胁,竟然一度让唐高祖李渊萌生出了迁都的错误念头。幸好最后,这种荒唐的想法,在秦王李世民的力阻之下,才没有酿成千古之恨。

就在迁都之争过去没多久,突厥再次卷土重来,唐朝迎来了立国以来一次大规模的突厥入侵。这次突厥入侵,声势空前浩大,对大唐造成了泰山压顶之势。最终,还是秦王李世民,凭借其过人的胆识、超人的谋略,成功地帮助唐朝渡过了一次国家危机,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迫使突厥退兵,将一场大战消弭于无形。

武德七年(624年)八月,突厥颉利、突利两大可汗,举全国之兵力,连营南下,进犯唐朝。此次,突厥二汗共同领兵,其南下的声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浩大。战事初期,形势对唐朝极度不利。突厥大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推进速度非常快,一直攻到豳州以南,距离长安不到三百余里,长安一时危如累卵。

此前,因为突厥大举入侵,唐高祖曾经一度意欲迁都。现在,突厥举国之力南侵,唐高祖更不敢小觑。这一次,唐朝面对的敌人,不是国内的割据群雄,而是一群快马弯刀的草原狼。所以,为了保卫长安,唐高祖再次使出了大唐帝国的“王牌”,不用猜都知道此人是谁——秦王李世民。

唐朝举国上下,若论军事斗争经验、领兵作战能力,无人可以超过李世民。更何况,李世民还是唐高祖亲封的“天策上将”,是大唐独一无二的最高军事统帅。而且,在此之前,李世民坚决反对避战迁都,力主领兵抗击突厥。思来想去,唐高祖最终决定,命秦王李世民率军出征,抵御突厥,齐王李元吉亦随军前往。

当时,关中地区阴雨不断,粮运阻绝,将士疲敝,武器装备更是出现了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唐军迎击突厥,似乎充满了种种困难。因此,满朝文武、军中诸将,都对此忧心忡忡,总是担心此番出师不利。

但是,这种情况,放在李世民这里,完全都不算事儿。在这场率军抗击突厥的作战中,李世民以其过人的军事智慧,以及令人折服的胆魄,克服了一个又一个不利的因素,最终成功化险为夷,力挽狂澜。

李世民率领唐军,从长安开拔。很快,李世民与唐军将士,便在豳州一带,与突厥军队正面遭遇。那时,颉利、突利二汗,亲领万余突厥骑兵,在豳州城西列阵,对唐军形成压迫态势。与此同时,李世民星夜兼程,率军赶赴前线,陈兵于五陇阪,与突厥骑兵主力对峙。双方摆开阵势,随时要进行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战场的态势,突厥具有压倒性优势,且突厥铁骑骁勇善战,世人皆知。真要打起来,唐军未必会占上风。敌众我寡,双方实力悬殊。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举动,这位堂堂大唐的秦王,天策上将,居然亲率一支战骑,来到两军阵前,直面突厥大军。

李世民不愧是英雄虎胆,天马行空。只见,李世民亲率数百轻骑,来到两军阵前。他的这个举动,着实将所有人吓了一跳。所有人都在想,秦王殿下是不是疯了!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李世民突然朝着对面的颉利可汗,厉声高喊,说了一番至今听起来,依然霸气侧漏,振聋发聩的话:

国家于突厥无负,何为深入?我,秦王也,故来自与可汗决,若固战,我才百骑耳,徒广杀伤,无益也。  (《新唐书·突厥列传》)

这段话说得豪气干云。李世民质问颉利可汗,我大唐与你们突厥早有盟约,如今你们深入我境,究竟是何居心?可汗你若有胆,就当着两军将士的面,和我来一场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单打独斗。你若无胆,我身后就这数百轻骑,用我的数百轻骑,挑战你的突厥大军,看一看谁更厉害!

其实,李世民之所以如此盛气凌人,态度嚣张,也是刻意为之,他就是要在气势上压颉利一头,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另外,李世民也清楚,突厥内部派系林立,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挑起突厥二汗之间的猜疑。紧接着,李世民话锋一转,对着一旁的突利可汗,说了一番捉摸不透的话:

尔往与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无香火之情也!  (《资治通鉴》)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突利可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李世民唱的是哪一出。于是,突利可汗默不作声。可是,一听见“香火之情”四个字,颉利可汗的心中,立刻犯起了嘀咕,难道突利真和李世民有联系,两人会不会一唱一和,设计自己吧。

正当颉利可汗疑虑之时,李世民却单骑向前,准备渡过沟水,做出了要和突利可汗重续金兰的样子。李世民的这番操作,更加坚定了颉利可汗的疑心,急忙派人,阻止李世民过河,说:“王毋苦,我固不战,将与王议事耳。”随即,颉利可汗稍稍引兵退却。

突厥稍稍后撤不久,突然,大雨倾盆。李世民大喜过望,看来连老天爷都站在自己这一边了。为什么呢?因为突厥骑兵擅长骑射,倚仗弓箭之利。如今,碰上大雨天气,突厥人弓弦开胶,骑射优势荡然无存。而唐军则不同,凭借刀剑长槊之硬战,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李世民对诸将说道:

虏所恃者弓矢耳,今积雨弥时,筋胶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飞鸟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以逸制劳,此而不乘,将复何待!  (《资治通鉴》)

李世民认为,如果唐军趁着雨夜挺进,包围突厥大营,定然会使突厥军心大乱,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于是,李世民下令,全军迅速冒雨穿插,连夜挺进,直逼突厥大营,对其形成包围之势。面对突如其来的唐军,突厥军队顿时乱了阵脚,惊慌失措,完全没有料到唐军会冒雨突袭。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认为,接下来,李世民肯定会趁着雨夜,发起突袭,大败突厥军队。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派人进入敌营,与突利可汗谈判。最终,突利可汗被成功说服,表示不愿和唐军交战。尽管此时,颉利可汗依然想要和唐军打下去;奈何,突利已经向李世民妥协,自己孤立无援,只能服从现实。没有办法,颉利可汗委派自己的心腹大将——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前往唐营,面见李世民。最终,唐朝与突厥,双方达成协议,突厥大军遂引兵退去,一次威胁帝都长安的军事危机,再度化于无形之中。

这次突厥大举入侵,虽然最后,李世民凭借自己的勇气与胆略,成功逼退了突厥人的进犯。但是,从此次应对突厥入侵,也能看出,唐朝当时的对突策略,还存在一定的妥协性。因为那时的唐王朝,刚刚完成一统,百废待兴,尚不具备与突厥决战的实力,只能采取议和,谈判的方式,与突厥订立盟约,迫使突厥退兵。这是突厥的第一次大规模入侵。

前文说过,突厥先后对唐朝发动过两次大规模入侵。武德七年(624年)八月的入侵,突厥大军深入关中腹地,打到长安附近,威胁到了唐朝京师的安全。那么,武德九年(626年)的第二次入侵,突厥则一度兵临长安城下,差点让唐朝面临亡国之危,而且,这次入侵,还是发生在唐太宗刚刚当上皇帝不久。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还不到一个月,这个时候,从遥远的边关,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一支十余万人的突厥铁骑,从塞北草原呼啸南下,穿过黄河,一路烧杀劫掠,直扑关中而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梁师都的怂恿与引领之下,武德九年(626年)的秋天,突厥颉利、突利二汗,集结了十余万精锐铁骑,号称百万之众,再次大举南下,入侵唐朝。十余万突厥铁骑,在颉利、突利两位可汗的率领下,一路深入关中,进犯泾州、武功、高陵。一时间,京师长安戒严,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御突厥进攻。

那个时候,玄武门之变才过去不久,李世民接受唐高祖李渊禅让,登基还不到一个月,准确地说,还不足二十天。唐太宗初登帝位,突厥的“百万大军”,便大举挥师南下,着实送给了唐太宗一份“大礼”。

形势危急,面对突厥人的大兵压境,唐太宗自然不能无动于衷。毕竟,李世民是一位久经沙场,以神武定四方的马上天子,突厥人的强大攻势,吓不倒这位一代英主。很快,唐太宗立刻作出了部署。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铁骑进犯高陵。此时此刻,突厥已经连下泾州、武功二城,直逼高陵。若是突厥再攻破高陵,便能顺势而下,威逼长安。所以,无论如何,唐廷也要不惜代价,驰援高陵,阻击突厥骑兵。

不过,唐太宗到底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想法与众不同。在唐太宗看来,驰援高陵,只能暂时阻截突厥进攻,却不能给予敌军沉重打击。因此,唐太宗决定诱敌深入,关门打狗。故而,目光如炬的唐太宗,将决战地点选在了泾阳。

唐太宗清楚,突厥骑兵擅长骑射,而泾阳三山环绕,不利于骑兵驰突,突厥的骑射优势,将很难施展出来,正好以此痛击突厥。于是,唐太宗立刻调兵遣将,任命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率领唐军精锐,直趋泾阳,迎击突厥大军。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的心腹爱将,也是唐军中的一员猛将,屡建战功,神勇无敌,打起仗来不要命,敢于和敌人死战。所以,唐太宗委派尉迟敬德,前往泾阳迎敌,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特点。

尉迟敬德并没有辜负太宗的信任,很快就率领唐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到达泾阳前线后,尉迟敬德便和突厥大军,狭路相逢,两军在泾阳展开大战。在作战当中,尉迟敬德亲率一队轻骑,杀入敌阵,擒获突厥大将俟斤乌没啜,斩首千余级,大破突厥。泾阳一战,尉迟敬德大破突厥骑兵,重创敌军。

泾阳之战不久后,颉利可汗亲率大军,进至渭水以北,在便桥安营扎寨。此时的突厥大军,与长安近在咫尺。应该说,大唐王朝已经到了生死一线的地步,长安城下,马上就要爆发一场大战。

首先,当时唐朝的援军,分散于各地,无法及时会集长安,远水解不了近渴。另外,唐朝刚刚扫平国内群雄,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饱受战火摧残的华夏大地。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百姓人心思安,国家急需休养生息。眼下的唐王朝,实在经不起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唐太宗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

偏偏此时,突厥人又来落井下石了。颉利可汗驻营渭水北岸,兵临长安,咄咄逼人。膨胀起来的颉利可汗,派遣心腹执失思力,进入长安,来向唐太宗摊牌。执失思力见到唐太宗后,态度非常傲慢,一开口就直接威胁道:“二可汗兵百万,今至矣!”意思是说,我们的百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望陛下早做决断。

面对突厥来使的傲慢无礼,唐太宗丝毫没有感到害怕。毕竟,李世民也是从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这种场面他见的多了。听到执失思力的威胁,唐太宗勃然大怒,当堂厉声怒斥,还要扬言杀了他:

我与可汗尝面约和,尔则背之。且义师之初,尔父子身从我,遗赐玉帛多至不可计,何妄以兵入我都畿,自夸盛强耶?今我当先戮尔矣!  (《新唐书·突厥列传》)

眼看唐太宗就要将执失思力推出去斩了,执失思力终于害怕了,双腿一软,连忙跪下求饶。同时,萧瑀、封德彝两位宰相,也来劝谏唐太宗,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是对其以礼相待为好。而后,唐太宗就坡下驴,没有杀掉执失思力,而是将他关押在门下省。其实,这也是唐太宗向突厥发出的死守信号。

但是,唐太宗非常清楚,长安守军兵力不多,各地援军赶赴长安,也需要一段时间。倘若死守长安,肯定撑不了多久,难以抵挡住城外的十余万突厥铁骑。可眼下大敌当前,需要唐太宗当机立断。经过短暂的考虑,李世民作出了一个决定,孤身涉险,亲自出城,和颉利可汗会上一会。

李世民到底曾经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唐战神,孤胆英雄,在这个时候展现得淋漓尽致。但见,唐太宗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等六人六骑,由玄武门出长安,亲临渭水。

只见,英武不群的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骏马之上,立于渭水岸边,与颉利可汗隔水对峙,斥责其背盟犯境。对面的突厥士兵,望向这边,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当年的秦王,如今的大唐皇帝吗!顿时,突厥军中一阵骚动,不少人下马罗拜。

随后,唐朝各路诸军,亦相继赶到。一时间,唐军旌旗蔽日,铠甲光鲜,军容严整。颉利可汗见此情形,不由心生疑惑,执失思力迟迟未归,唐皇亲临前线,唐军严阵以待,莫非李世民早有准备,要与突厥背水一战。想到这里,颉利可汗不免心中一寒,一旦唐军置之死地而后生,将会是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或许,唐太宗发现了颉利的内心变化,于是屏退众人,命大军在后列阵,自己则单独上前,与颉利对话。然而,宰相萧瑀却认为,陛下此举过于冒险,急忙上前,拦住太宗的御马,直言进谏。没想到,唐太宗却不以为然,摆了摆手,说道:

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敌也。我若示之心弱,闭门据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  (《资治通鉴》)

史书上并未记载,唐太宗与颉利可汗的对话内容,但不难想象,颉利肯定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很多无理条件。出于维护大局的考虑,唐太宗只能忍下一时愤慨,答应了突厥所提的这些屈辱条件。

当天,颉利可汗派遣使者,与唐朝议和,唐太宗答应议和,随即返回宫城。八月三十日,唐太宗驾临长安城西,斩白马,与颉利可汗订盟于渭水便桥,双方重新达成盟约。之后,突厥引兵撤走,史称“渭水之盟”。

尽管后世史学家,评价“渭水之盟”时,极力称赞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勇双全,凭借智慧与突厥周旋,促成两国订盟。但是,必须承认,渭水之盟,对于唐朝而言,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不平等条约,是唐朝外交史上的奇耻大辱。唐朝迫于突厥的军事压力,只能答应突厥的漫天要价,订立城下之盟,以会盟换取短暂的和平。

因此,渭水之盟,成为了唐太宗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位戎马半生的大唐皇帝,自渭水之盟后,时时刻刻,都梦想有朝一日,一雪前耻,向突厥发起复仇之战,扫除渭水之耻的阴霾,解决这个威胁大唐王朝的草原隐患。

事实上,唐太宗明白,大唐与突厥之间,早晚必有一战。只不过,唐朝目前还不具备与突厥决战的实力。一旦唐朝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就可以一举荡平突厥。渭水之盟,恰恰为唐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积攒实力的宝贵时间。

此后的四年时间里,唐王朝积极地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为反击突厥积极地做着准备。譬如,唐太宗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治、经济举措,重用贤才,发展农桑,以此增强唐朝的综合国力。在军事上,唐太宗也在积极加强战备,操练军队,提高唐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训练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大唐精锐。

比如,有一件事,就足以证明唐太宗的军事革新。为了加强唐军将士的战斗,唐太宗力排众议,一改前朝禁止将领、士兵携带武器上殿的规定。唐太宗下令,数百精壮士卒,每天都要在显德殿上,练习射箭。

甚至有的时候,唐太宗亲自上阵,教习这些士卒如何射箭。并且,唐太宗定下奖励制度,射中次数最多的人,赏赐弓矢、宝刀、布帛等物,众多将帅亦要练习射术。为此,唐太宗曾经专门颁布了一道谕旨,阐述为何要让将士们练习射箭:

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  (《资治通鉴》)

可是,对于唐太宗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群臣却大多表示不解,认为此举不合礼制,万一有人心怀歹念,行刺皇帝,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进谏。比如,韩州刺史封同人“诈称驿马入朝”,向皇帝进谏。面对众臣的一致反对,唐太宗却不为所动,依旧坚持己见,说:

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  (《资治通鉴》)

在唐太宗的积极推动,大力实行军事改革之下,唐军将士日日勤于操练,精进战力。数年之间,唐王朝便拥有了一支能征善战,无敌宇内的精锐劲旅。这支部队,也成为了日后荡灭突厥的生力军。

除了发展举国农耕,重用贤才,实行军事改革,加强唐军的军事力量以外,唐太宗还在为决战突厥扫除障碍,铺平道路。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拔掉依附于突厥的割据势力,让突厥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前文专门说过,贞观元年(627年),割据恒安镇的军阀苑君璋,归降唐朝;贞观二年(628年),唐军大举出兵,攻灭了朔方梁师都政权。至此,以前附属突厥的所有割据政权,悉数被唐朝消灭。正因如此,唐王朝扫除了与突厥决战的全部军事障碍,占据了反击突厥的绝对地利优势。

渭水之盟后的四年时间里,唐太宗李世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为了洗雪渭水会盟的奇耻大辱,做了一系列充分的准备。在唐太宗的努力下,唐朝国力蒸蒸日上,具备了与突厥进行最后决战的优势、实力。

正所谓此消彼长,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百姓休养生息,将士勤于操练,君臣同心共治,国力日益增强。可以说,唐朝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太宗皇帝一声令下,大军出征,向突厥射出复仇一箭。

反观突厥方面,与唐朝的日渐强盛不同,渭水之盟后,曾经叱咤草原的突厥汗国,却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陷入绝境。不难看出,在唐朝走向强盛的同时,突厥反而走进了一个极端,滑入无底深渊。

突厥的衰落,是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渭水之盟后,突厥大军返回草原。就在返回草原不久后,突厥便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寒潮、雪灾。自然气候的恶劣,令整个漠北草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贞观元年(627年)十二月,草原遭遇雪灾,致使许多羊、马冻饿而死,民众生活陷入困顿之中。由于严重的雪灾,颉利可汗企图再次采用战争的方式,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于是,颉利可汗引兵逼近朔州,意欲再次入侵唐朝。

面对突厥的出尔反尔,陈兵边境,朝中许多大臣向皇帝进言,突厥背盟无耻,必须对其予以讨伐。可是,唐太宗却非常清楚,他看得出来,突厥已是强弩之末,等到突厥部落叛尽,六畜死绝之际,再大举出击,亦为时不晚:

匹夫一言,尚须存信,何况天下主乎!岂有亲与之和,利其灾祸而乘危迫险以灭之耶?诸公为可,朕不为也。纵突厥部落叛尽,六畜皆死,朕终示以信,不妄讨之;待其无礼,方擒取耳。  (《旧唐书·突厥列传》)

不出唐太宗所料。面对突如其来的寒潮、雪灾,颉利可汗依旧在草原各部内,推行强硬的独裁专制。为了缓解雪灾造成的经济压力,颉利以王庭开支不足为由,向草原各部强征赋税。如此一来,引发了草原各部的强烈不满,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部,纷纷叛离,起兵反抗突厥,均遭到了突厥的残酷镇压。

万般无奈之下,叛离突厥的草原各部,相继归附于薛延陀帐下,共同推举薛延陀首领乙失夷男为可汗,形成了反抗突厥的同盟战线。可是,对于各部落的一致拥戴,乙失夷男却迟迟不敢接受。夷男虽然有心自立,却担心自己实力过于弱小,万一举事不成,反被突厥镇压清洗。

唐太宗得知草原各部纷纷叛离的消息后,大喜过望,正好可以借此将它们拉到唐朝阵营。于是,唐太宗委派游击将军乔师望,作为特使,来到薛延陀部,册封夷男为“真珠毘伽可汗”,并赐以巨鼓、旌旗。最终,夷男接受了唐朝的册封,正式与突厥决裂。就这样,唐朝等于和草原诸部建立了同盟关系,南北制衡,起兵反抗,压制突厥的生存空间。

这个时候,原本臣属于突厥的草原各部,纷纷叛离。颉利可汗因此焦头烂额,忙于镇压国内的部落叛乱,国力直线下降。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突厥内部的一次分裂,更加剧了突厥雪上加霜的状况。

原来,突厥的二号人物——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彻底决裂。作为突厥的二把手,突利可汗为什么也要叛离突厥呢?

突利可汗其人,本名阿史那什钵苾,是始毕可汗之子。武德二年(619年),始毕可汗去世,由于什钵苾年幼,由其叔父俟利弗设,继承汗位,是为“处罗可汗”。两年后,武德四年(621年),处罗可汗去世,什钵苾的另一位叔父咄苾,又被拥立为可汗,是为“颉利可汗”,可以说,什钵苾两次与汗位失之交臂。

颉利可汗即位后,封什钵苾为小可汗,负责掌管突厥东部,管理契丹、靺鞨等部落,牙帐南接幽州,地位仅次于颉利可汗,号为“突利可汗”。那么,突利可汗身为突厥的二号人物,为什么会与突厥决裂呢?

自贞观二年(628年)起,突厥国内,接连爆发严重雪灾、部落反叛等事,令突厥国力大损。为了镇压部落叛乱,颉利可汗命突利率军讨伐。结果,突利可汗大败,其麾下大部,纷纷归附唐朝。故而,颉利非常生气,下令将突利囚禁起来,并且当众鞭打羞辱。自此之后,突利可汗心怀怨怼,逐渐生出了反叛之心。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突利可汗秘密遣使入唐,表示愿意归附唐朝。可是,不知为何,消息意外走漏风声,颉利可汗大军围攻。没有办法,突利只好向唐朝求援。接到突利可汗的求援后,唐太宗当即派遣小股兵力北上,接应突利。后来,突利可汗入唐后,唐太宗对其礼遇甚重,赐之御膳,授其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

雪灾、部落叛乱、突利可汗归附唐朝,这一系列的打击,对于突厥而言,无疑是一个又一个的晴天霹雳。这个曾经纵横驰骋,控弦百万的草原霸主,一步步陷入了绝境之中。此时此刻,唐朝枕戈待旦,蓄势待发,大举反击突厥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现在,只差一个合适的契机。终于,契机来了。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突厥进犯河西。负责镇守河西的两名唐将:肃州刺史公孙武达、甘州刺史成仁重,各自领兵,形成掎角之势。两员大将,利用肃州、甘州的坚固城防,死战坚守,最终大破突厥骑兵,俘虏千余口。突厥此次进犯河西,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也让唐太宗找到了北伐突厥的借口。

其实,早在突厥入侵河西之前,代州都督张公瑾曾经上了一道奏疏,向太宗陈述了六条可以出兵突厥的理由。张公瑾是李世民以前的心腹将领,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算是唐太宗的从龙功臣。他的这道奏疏是这样写的:

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昵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诸部皆叛,二也。突利、拓设、欲谷设皆得罪,无所自容,三也。塞北霜早,糇粮乏绝,四也。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胡人反覆,大军一临,必生内变,五也。华人入北,其众甚多,比闻所在啸聚,保据山险,大军出塞,自然响应,六也。  (《资治通鉴》)

接到张公瑾的上疏,唐太宗如获至宝,看来时机已到,反击突厥,在此一举。于是,唐太宗以“颉利可汗既请和亲,复援梁师都”为由,宣布出兵攻打突厥。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唐太宗下诏,兵分六路,进讨突厥。唐朝此次六路大军,几乎聚集了唐朝数一数二的开国名将,可谓是全明星阵容。

第一路:唐太宗任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瑾为副将,统率中军,远袭定襄。

第二路:并州都督、英国公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领主力大军,直攻突厥腹地。

第三路: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率军由西路顺黄河而下,与李靖、李世勣所部,形成呼应之势。

第四路: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大将张宝相为副,自灵州向西北穿插挺进。

第五路: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率军镇守燕云之地,阻断突厥向东逃窜之路。

第六路: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取道东北,袭击突厥大后方,包抄敌后,同时也负责监视突利可汗。

六路大军,总共十余万兵马,主要以李靖、李世勣、柴绍三路大军,作为攻打突厥的主力。其余三路兵马,作为偏师,策应主力行动。同时,为了做到军令一致,唐太宗特意下令,六路大军十余万兵马,统一由李靖指挥。也就是说,代国公李靖,是此次进攻突厥的最高统帅。唐军六箭齐发,直射突厥而来。

李靖是唐朝赫赫有名的一代兵圣,在唐初统一战争中,以用兵如神,出奇制胜而闻名。在荡灭萧铣、平定江淮辅公祏、经略岭南等一系列大战中,李靖均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这次北击突厥之战,唐太宗以李靖为主帅,命他指挥六路大军,可谓是知人善任,选将得当,对突厥志在必得。

其实,对于消灭突厥,唐太宗谋划多时。六路大军出征不久,突利可汗入朝觐见。李世民对此非常感慨,对身边侍臣说道,表达了自己要以战雪耻的感情:

往者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常痛心。今单于稽颡,庶几可雪前耻。(《资治通鉴》)

由此可见,唐太宗对于出兵突厥的高度重视。既然要开拓万世功业,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唐,打败突厥是第一步。此战若胜,便能一举奠定大唐帝国威震四夷的格局,重塑华夏骄傲。那么,前线的唐军将士,是否会如太宗所愿呢?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亲率三千唐军铁骑,从马邑出发,进屯恶阳岭,直捣突厥王庭。三千唐军铁骑,在李靖的率领下,神不知鬼不觉,插入突厥腹地。紧接着,李靖没有丝毫耽搁,趁着夜色,立刻对定襄城展开奇袭,大破突厥守军,占领定襄,唐军初战告捷,士气大振。战后,太宗这样褒扬李靖:

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新唐书·李靖传》)

唐军攻占定襄的消息,一经传出,颉利可汗整个人都懵了。他不明白,李靖为什么敢于孤军深入,看来唐朝是举国来攻,主力必在其铁骑之后,不禁大惊失色道:“唐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慌乱之下,颉利可汗只得选择逃跑,将牙帐撤往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

颉利可汗逃至碛口,王庭一带的突厥部众,群龙无首,人心惶惶。趁着突厥人心离乱,李靖又玩起了心理战,派出多路暗探,大行离间,分化突厥部众。因此,不少突厥部众,对颉利彻底失望。很快,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康苏密,护送隋炀帝的遗孀萧皇后、孙子杨政道,前往定襄降唐。不久,萧皇后、杨政道又被唐军护送至长安。

起初,萧皇后、杨政道来到长安后,一些投降唐朝的胡人之中,盛行着一种传言,“中国人或潜通书启于萧后者”。故而,中书舍人杨文瓘上奏,请求审讯萧后祖孙。然而,唐太宗宽容大度,表示既往不咎,说:

天下未定,突厥方强,愚民无知,或有斯事。今天下已安,既往之罪,何须问也!  (《资治通鉴》)

再来说回唐军与突厥的战事。

在得知康苏密降唐后,颉利可汗的内心,更是惊恐不安,不敢多做停留。于是,颉利可汗继续率领部众,一路撤退至阴山一带。其实,在颉利撤往阴山途中,李靖早已传信给各路唐军主将,命他们火速进军,包围颉利可汗,对其部众进行轮番进攻。因此,接下来,突厥遭到了来自唐军一连串毁灭性的打击。

颉利可汗退往阴山,行至浑河,先是遭到了柴绍所率金河军的攻击,突厥大败。兵败浑河后,颉利可汗继续后撤。此时,唐朝三路主力中的通汉军,在主将李世勣的带领下,自云中出兵。正好,李世勣率领通汉军,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与突厥军队正面遭遇。双方展开一场激战,突厥再次大败,死伤无数。

经历浑河、白道两战惨败,突厥几乎折损了半数人马,仅剩一些被唐军打剩下的残兵败将,只能勉力维持。终于,颉利可汗率领部众,遁入了阴山。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二月初八,李靖亲率三千铁骑,直奔阴山而来。最终,李靖仅以三千铁骑,大破颉利可汗数万突厥兵马于阴山。

李靖率军在阴山大破突厥,不过,颉利可汗依然不甘失败。阴山之败后,颉利可汗流窜于铁山,尚能纠集数万余众。但是,这个时候,突厥早已兵败如山倒,精锐损失殆尽,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为了恢复元气,颉利可汗主动向唐朝服软。不久后,颉利可汗派遣亲信执失思力,入朝觐见,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实际上,这就是颉利可汗的缓兵之计。颉利的意图是,趁草青马肥之际,突围进入漠北,借机东山再起。因此,颉利可汗以和谈为幌子,给唐朝大摆迷魂阵,暗地里则在积蓄力量,准备向漠北转移。

唐太宗何许人也,天纵圣明,他难道还看不出突厥人的那点小心思!唐太宗一眼就看透了,颉利根本不是真心和谈,他就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对于突厥的拖延战术,唐太宗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人,前往突厥安抚,稳住颉利;另一方面,唐太宗又秘密传诏李靖,让他率军,随时迎战突厥残部。

贞观四年(630年)二月,李靖率领唐军主力,与李世勣的通汉军所部,会师于白道。李靖、李世勣两军会师后,立刻商讨如何对颉利发起最后一击,彻底将其消灭,毁掉突厥所有的希望。李世勣将自己的想法,向李靖和盘托出:

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走度碛北,保依九姓,道阻且远,追之难及。今诏使至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  (《资治通鉴》)

李世勣的建议,兵贵神速,陛下既然派出使者议和,可以借机麻痹颉利,令其放松警惕。这时,我们挑选一万精骑,突袭敌营,定能一战擒获颉利。显然,李靖非常赞同李世勣的计策,握着李世勣的手腕,高兴地说道:“公之此言,乃韩信灭田横之策也。”所以,李靖、李世勣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奇袭突厥大营。

于是,李靖便将这个决定,告知副将张公瑾。但是,张公瑾却十分担心,唐俭等人尚在敌营,如果袭击突厥,恐怕会伤及唐俭性命:“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在彼,奈何击之!”谁知,李靖却认为,牺牲一个唐俭,能换来一场胜利,这个代价,非常值得,便对张公瑾说道:“此韩信所以破齐也。唐俭辈何足惜!”

定下奇袭敌营之计后,李靖率领精锐,连夜行军,李世勣则率领主力,紧跟其后,逼近突厥大营。李靖率军冒雪行至阴山时,发现那里有千余突厥营帐,尽数将其俘获,并让这些突厥战俘作为向导,为唐军引路。

再来看突厥一方,颉利可汗见唐朝使者唐俭、安修仁来到大营,以为唐太宗真的允许议和,便放松了警惕,没有加以防备。孰不知,正是因为颉利可汗这个愚蠢的行为,将会让他遗憾终生。

不一会儿,李靖便摸到了突厥大营。靠近敌营后,李靖命令麾下偏将苏定方,亲率两百骑兵,作为前锋突击。苏定方带领两百骑兵,在浓雾天气的掩护下,衔枚疾驰,直至距离颉利牙帐仅剩七里时,突厥兵才有所察觉。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苏定方率领两百骑兵,长驱直入,一举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混乱之中,颉利骑乘着千里马,急忙向后逃遁。随后,李靖指挥大军,杀入突厥大营。顷刻之间,突厥军队土崩瓦解,四处溃散。唐俭、安修仁等人,趁着唐军攻破突厥大营的机会,脱险回归。

此战,李靖指挥唐军,袭破突厥大营,歼灭突厥万余兵马,俘获男女人口十余万,杂畜数十万。并且,李靖在攻破突厥大营,歼灭突厥主力的同时,还杀死了突厥的可贺敦,也就是前隋义成公主,生擒颉利之子叠罗施。

颉利可汗阴山惨败,趁乱逃走后,率领万余残部,准备通过碛口突围。不曾想,李世勣早已率军扼守碛口。当颉利到达时,发现碛口已被唐军攻占,根本无法通过。就在这时,颉利手下的大酋长们,见到颉利大势已去,纷纷率众降唐。李世勣俘虏颉利五万余口,领兵返还。

既然无法从碛口突围,颉利可汗只好另选突围路线。于是,颉利带领残部,由云中仓皇向西逃窜。颉利的意图是,投奔吐谷浑或者高昌。但是,此时的颉利,早已不是昔日那位叱咤风云的草原共主,只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罢了,无人愿意继续跟随他。就在逃亡途中,颉利的部下,大多叛逃而走。最后,颉利可汗的身边,仅剩数十名骑兵跟随。

怕什么来什么。正当颉利狼狈逃亡之时,偏偏与任城王李道宗所率领的大同军遭逢。任城王李道宗引兵进逼,一番厮杀下来,颉利不敌,带着数名骑兵,连夜逃奔,藏匿于荒山野岭之中,躲避唐军追杀。可是,颉利终究逃不过唐军撒下的天罗地网。最终,唐将张宝相率军追击,将颉利可汗一举擒获,押赴长安。

至此,曾经叱咤草原,骁武凭陵的突厥汗国,彻底灰飞烟灭。数百年间,一直威胁中原王朝的北部边患,以李唐王朝的圆满完胜而被彻底解除。南抵阴山,北起大漠的广袤区域,全部纳入大唐帝国的统治疆域之中。也就是说,曾经作为汉族死敌的草原势力,从此以后,成为了大唐版图中的一部分。

随着阴山大捷的胜利,颉利可汗的被擒,唐朝北击突厥,以唐朝的大获全胜落下帷幕。突厥覆灭后,原先依附于突厥的少数民族,也全部归顺唐朝。而且,前来归附的四夷君长,纷纷上书唐太宗,请求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就是说,唐太宗不仅仅是中原王朝的皇帝,更是少数民族的精神领袖。这是自隋文帝被尊奉为“圣人可汗”之后,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迎来的第二次高光时刻。而“天可汗”三个字,也成为了唐太宗一个新的名片,一个帝国的骄傲。

唐朝荡灭突厥之战,是继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马踏柔然之后,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又一次取得的辉煌胜利。时隔数百年后,华夏民族的猎猎旌旗,再次插到了塞北草原之上!

那么,被唐军生擒的颉利可汗,他的人生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作为胜利者的唐太宗,会不会对这个昔日的草原强敌,痛下杀手,斩草除根呢?

贞观四年(630年)四月,颉利可汗被押至长安,献俘太庙。唐太宗亲自驾临顺天楼,陈列文物仪仗,楼下的百姓、士民,纷纷涌来围观。随后,官吏将颉利押到皇帝面前。唐太宗当着众臣与百姓的面,以大唐之主和天可汗的口吻,以及征服者的姿态,怒斥颉利五大罪行:

而罪有五:而父国破,赖隋以安,不以一镞力助之,使其庙社不血食,一也;与我邻而弃信扰边,二也;恃兵不戢,部落携怨,三也;贼华民,暴禾稼,四也;许和亲而迁延自遁,五也。朕杀尔非无名,顾渭上盟未之忘,故不穷责也。”(《新唐书·突厥列传》)

不过,一番奚落之后,唐太宗并没有杀掉颉利,而是十分大气,拿出了一个胜利者应有的气度与胸襟。唐太宗下令,释放颉利的家属,让他住在太仆,由国家提供饮食起居。后来,唐太宗授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并赐良田美宅。

贞观八年(634年),颉利可汗在长安病逝,终年五十六岁,一代草原枭雄就此陨落。颉利可汗死后,唐太宗追赠颉利为归义王,谥号为“荒”,命其国人安葬,按照突厥风俗火化,葬于灞水之东。

根据史书记载,得知颉利被擒的消息后,太上皇李渊非常兴奋,感叹道:“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不难看出,对于攻灭突厥,就连已经退位的唐高祖李渊,也是从骨子里高兴。

故而,太上皇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大摆酒宴,与贵臣十余人、诸王、嫔妃、公主,高歌宴饮。酒酣耳热之际,太上皇竟然亲自弹奏起了琵琶。看到父亲如此高兴,唐太宗也借着酒劲,配合着父亲,跳起舞来。席间,公卿众臣,纷纷向太上皇、皇帝敬酒祝贺。酒宴一直举办到半夜,才算作罢。

荡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令整个大唐王朝陷入举国欢庆之中。贞观四年(630年)的京师长安,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荡灭突厥,标志着一个强盛的大唐王朝,崛起于世界东方,奠定了唐王朝东亚核心的崇高地位!所以,唐灭突厥之战,正式为大唐开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王朝开始,到贞观二年(628年)唐军击灭朔方梁师都政权,消灭了建国战争中的最后一个劲敌,再到贞观四年(630年)的阴山大捷,唐朝趁突厥内乱,兵分六路,大举北伐,彻底荡灭突厥汗国,平定北方草原势力。历时十二年,李唐王朝终于实现了一统天下,扫平群雄的夙愿。经过十二年的不懈努力,李唐王朝,这个由关陇贵族集团建立,崛起于乱世的封建王朝,最终从一个地方政权跨入大一统王朝,缔造出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

十二年的金戈铁马,大唐王朝凭借其不屈不挠的斗志、力压群雄的军事力量、海纳百川的胸襟,以及洞穿全局的智慧,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大唐曾经有过迷茫,也曾遇到过挫折。但是最终,大唐排除万难,克服艰险,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宏愿。因为,历史选择了大唐。

大唐开国,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是一个刀光剑影,激情燃烧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拔剑而起,长枪策马破阵的时代。一部荟集着皇权、江山、家国、霸业的时代交响乐,穿梭于中国历史的天空中。

短短的十二年间,华夏大地上,曾经涌现出了一个个叱咤风云,号令天下的乱世群雄,李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杜伏威、辅公祏、萧铣、梁师都;也曾经诞生出了许多灿如星海的帝王将相,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靖、李世勣……

大唐王朝的统一战争,是一个革故鼎新,凤凰涅槃的重生。首先,唐朝仅用十二年的时间,翦平割据,重新实现了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方草原的完全统一,结束了自隋末以来狼烟四起,群雄并立的纷争乱世,纠正了隋炀帝暴政而造成的种种社会积弊,宣告了一个统一的、强盛的唐帝国的真正崛起。

其次,唐王朝的统一战争,充分汲取了前隋政治体制中的精华成分,并将这些新鲜的血液,注入于唐初的国家建设之中。伴随着唐初统一战争的圆满胜利,和平安宁的曙光,终于降临到了这片饱受数百年战乱蹂躏的土地上。巍巍华夏,即将迎来一个睥睨世界的大唐,迎来一个崭新的盛世——煌煌盛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唐初统一战争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唐盛世的到来。如果没有这十二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或许,就不会有日后“开元盛世”的盛唐气度,就不会有李白笔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豪迈气势。事实上,从古至今,史学界都对唐朝给予了极高评价。比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这样评价唐朝:

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  (《论韩愈》)

如今,大唐,早已成为国人心目中永远的骄傲。现在的中国人,只要一提起唐朝,一定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四个字:大唐盛世。大唐盛世群星闪耀,千载的风流,至今依旧历历在目。提起大唐,人们的脑海中,肯定会闪现出这样几个字眼:富强、文明、昌盛、开放。总而言之,唐朝是一个令人无比神往、无比羡慕的国度。

在完成一统天下,翦平割据,结束隋末战乱的历史使命后,饱受兵燹荼毒的华夏大地,终于盼来了一个强盛的帝国——大唐帝国;迎来了一位名垂青史,流芳万世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更迎来了一个四夷宾服,国富民强的初唐治世——“贞观之治”。拨开层层云雾,看到的是一道炽热的阳光,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天空。

此后的两百多年,这个国度里的所有子民,在大唐王朝的带领下,一步步冲向了中国历史的盛世巅峰,缔造出了一段又一段的盛唐传奇。大唐,犹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屹立于世界东方!

(完结)


  (https://www.dingdiann.cc/xsw/52472/483282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