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原劲敌(3)——东出潼关
时间到了武德三年(620年),此时,大唐开国已经整整三年了。这一年,天下大势,发生了明显的巨变。原本群雄并立的中原地区,逐渐呈现统一趋势,唐、郑、夏三足鼎立。中原必争之地,变成了三个超级大国争夺天下之主的修罗场。李唐坐稳关中,王世充占据河南,窦建德称雄河北,三强之间,即将迎来一场千古大战!
对于李唐王朝而言,进军中原,势在必行。这一战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天下未来的走向,以及唐王朝是否能够一统天下。定鼎中原的关键,不在其它,而在于夺取洛阳。只要唐军攻下洛阳,中原之地,尽可囊括。因此,唐高祖李渊在决定进军中原之后,他的首要目标,自然锁定到了洛阳。
洛阳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自古以来,中国有两都:西京长安、东都洛阳。而且,在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中,谁掌握了长安、洛阳两座古都,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正统。所以,纵观中国古代,几乎绝大多数的大一统王朝,要么定都长安,要么定都洛阳。隋唐两代,更是实行了东、西两京制。
就战略地位而言,洛阳拥有着无可比拟的重大意义。若是不重要,当初,李密也不会亲率三十万瓦岗军,围攻洛阳,长达一年之久。李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打洛阳,究其原因,就是为了占据洛阳,以此作为根基,号令天下,成就帝业。因而,洛阳是一块诱人的肥肉,天下英雄,都想吞下这块肥肉,唐朝亦不例外。
如今,唐朝已经占据关中,坐镇长安。倘若再一举攻克洛阳,席卷河南之地,则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尽为李唐所有。届时,唐朝一统天下的格局,将会彻底底定,扫平群雄,也是指日可待。不仅如此,攻下洛阳,意味着李唐王朝即将成为中原、华夏当之无愧的正统,四海之内,再也无人可与之争锋。
其实,早在唐朝建立之前,占据长安的李渊,就已经盯上了洛阳。义宁二年(618年)正月,李世民刚刚率领军队,在“扶风之战”中,大破薛仁杲的十万西秦大军,击退了薛秦政权的进犯。扶风之战才告一段落,李渊即刻任命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元帅,引兵十万,东征洛阳。
当时的洛阳,形势错综复杂。李密和王世充,两军正打得不可开交。唐军的突然介入,无疑是在抢李密、王世充碗里的肉。因此,王世充坚守洛阳,不与唐军交战;李密的瓦岗军,也与唐军互相对峙。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一致认为,眼下攻打洛阳,时机尚不成熟,还是应该先经营好关中大本营,等日后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再对洛阳发动攻势。所以,李家兄弟统一意见,率领十万唐军,及时撤退。撤军途中,李世民料定,王世充肯定会派兵追击。于是,李世民设伏于三王陵,成功伏击了王世充部将段达的一万兵马,斩首四千余级,获取了一定的战果。
也就是说,李渊在正式称帝建国以前,曾经对洛阳进行过一次军事行动,结果却是无功而返。到了武德三年(620年),关中形势彻底稳定。这个时候,唐高祖李渊又想对洛阳用兵,打算一举灭了王世充政权。
过了三年,唐高祖为什么突然要二度进攻洛阳,他难道忘记了第一次攻打洛阳的无功而返吗?李渊有他的考虑,在他看来,此刻,进攻洛阳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时候向洛阳进军,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李建成、李世民统领十万唐军,东征洛阳之时,洛阳局势尚不明朗,存在着多股军事力量。先是李密、王世充苦苦鏖兵,后来,又冒出了宇文化及的十万骁果叛军。这些军事力量,对于唐朝进攻洛阳,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密、宇文化及相继败亡,洛阳一带,就只剩王世充一支军事势力。一股军事集团,总比多股军事集团同时存在要好。这个仗,反而好打多了。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唐高祖李渊敏锐地发现,王世充政权的内部,其实矛盾重重。尽管王世充此时占据河南,且已在洛阳称帝,实力不容小觑。但是这并不表示,王世充的统治,就是铁板一块。相反,在唐朝东征洛阳之前,王世充集团内部,不少瓦岗降将,纷纷脱离洛阳,归顺李唐,使得王世充战前的军事实力,大打折扣。
前文说过,王世充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暴发户”。他既缺乏海纳百川的胸襟,又没有一言九鼎的气度,只知权谋诡诈,毫无家国情怀。虽然,王世充如愿以偿,坐上了皇帝宝座。但是,他的这个帝位,坐得却并不安稳。因此,王世充称帝后,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人心浮动,很多人都瞧不起王世充,不服他的统治,甚至还想把他赶下皇位。
比如,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从骨子里就看不起王世充,认为王世充不过一介窃国大盗,一个跳梁小丑。举一个例子,便能说明。隋末唐初,有一位著名的大儒,名叫徐文远。此人出身名门,学富五车,擅长研究《左传》,曾经担任过隋朝的国子祭酒,相当于隋朝的中央大学校长,是当之无愧的博学鸿儒。
后来,李密率领瓦岗军,围攻洛阳,洛阳城内,一度粮食紧缺。迫于生计,徐文远只得出城砍柴,结果被瓦岗军擒获。李密一看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徐文远,立即奉为上宾,自己则以弟子之礼,拜见徐文远。面对恭恭敬敬的李密,徐文远根本没有给他面子,态度十分倨傲,就像当初的冯慈明一样,反而教训起了李密:
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时经兴替,倏焉已久。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将军之德也,老夫之幸也!既荷兹厚礼,安不尽言乎!但未审将军意耳!欲为伊、霍继绝扶倾,虽迟暮,犹愿尽力;若为莽、卓乘危迫险,则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旧唐书·徐文远传》)
王世充击败瓦岗军后,徐文远自然又成了王世充的俘虏。王世充早就听闻徐文远的大名,对他也是礼遇有加。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徐文远一改先前对李密的倨傲态度,每次见到王世充,都毕恭毕敬地行礼。
当时,不少人感到奇怪,为什么徐文远对待李密和王世充的态度,会前倨后恭。徐文远向众人这样解释道,将李密、王世充二人,进行了形象的对比,话语间,透露出对王世充极度的不屑与鄙夷:
李密君子,能受郦生之揖;王公小人,有杀故人之义。相时而动,岂不然欤? (《大唐新语》)
由此可见,知识分子群体,普遍都对王世充极为不屑,并不承认王世充政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执掌兵权的武将集团,对王世充的不满,比文人阶层更加强烈,更加露骨。这些统兵大将,不像文人那样委婉,他们直接将自己的不满表现了出来。在他们中间,有人谋划脱离洛阳,甚至还有人要发动政变,杀掉王世充。
击败李密瓦岗军后,王世充坐稳了洛阳的头把交椅,他的权势,也达到了顶峰。在王世充掌控洛阳政局不久,许多原来隋朝的将帅、旧部,纷纷前往洛阳,依附于王世充。一时间,王世充总揽军政大权,风光无限。
但是,并非所有的隋朝将领,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王世充。就在王世充志得意满之时,有一名隋朝旧将,却主动跳了出来,公开与王世充顶着干,一度意欲投奔李唐而去。他就是原来的隋朝马军总管——独孤武都。
独孤武都是隋朝的马军总管,一向为王世充所信重,手握重兵,身居要职。按道理,独孤武都没有理由,背叛王世充。关键问题是,独孤武都的堂弟独孤机,看出王世充绝非人主。因此,独孤机联络了数名文武僚佐,游说独孤武都,劝说他及早离开王世充,另投明主。李唐王朝,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王公徒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而鄙隘贪忍,不顾亲旧,岂能成大业哉!图识之文,应归李氏,人皆知之。唐起晋阳,奄有关内,兵不留行,英雄景附。且坦怀待物,举善责功,不念旧恶,据胜势以争天下,谁能敌之!吾属托身非所,坐待夷灭。今任管公兵近在新安,又吾之故人也,若遣间使召之,使夜造城下,吾曹共为内应,开门纳之,事无不集矣。 (《资治通鉴》)
听了堂弟独孤机的话,独孤武都颇为心动。于是,独孤武都、独孤机兄弟,与一干亲信心腹,私下秘密筹划,准备随时举事,与唐军里应外合,拿下洛阳,直接瓦解王世充的统治根基。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成功实施,唐朝将会不费一兵一卒,顺利直下洛阳。可惜,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消息不慎泄露,王世充先发制人,将独孤武都、独孤机,以及参与举事人员,全部杀害。
独孤武都事件,深深刺激了王世充。自此以后,王世充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那就是——降将不可信,尤其是瓦岗军的降将。所以,王世充刚刚当上皇帝,就对一些瓦岗旧将,挥起了屠刀。
北邙山之战后,王世充收降了十余万瓦岗军部众,大批瓦岗将领,也相继成了王世充的部下。但是,王世充非常清楚,这些瓦岗将领,不是兵败被俘,就是迫于形势,无奈投降,并不是真心实意归顺自己。所以,王世充始终不放心那些瓦岗降将,觉得他们心怀异志,一直对他们严加防范。
同样,众多瓦岗降将,也是从来没有顺服过,压根就没有把他王世充放在眼里过。在他们看来,王世充不过就是一个奸邪小人。所以,王世充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瓦岗诸将,却没能在精神上征服他们。因此,这些瓦岗大将,纷纷在暗地里摩拳擦掌,一直等待机会,脱离洛阳,重新再和王世充一决高下,洗雪北邙山之耻。
果然,王世充刚刚坐上皇帝宝座,就有两个瓦岗降将,主动站了出来,率先向王世充发难。与此同时,这两个人,也非常不幸,成为了王世充杀人立威的无辜牺牲品,他们就是裴仁基、裴行俨父子。
裴氏父子本来是隋朝将领,被瓦岗军击败,归降于李密,成为了瓦岗军的重要将领。北邙山决战,王世充大破十万瓦岗军,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战败被俘,等于又重新回归了隋朝。王世充也知道,裴氏父子是瓦岗军中的名将,很想将他们收为己用。所以,裴氏父子被俘后,王世充对他们授予要职,任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可是,裴氏父子却与王世充同床异梦,各怀心思。因为裴氏父子先前在隋朝为将,所以,他们对隋室是存在一定的感情的。如今,王世充僭逆篡位,废黜了皇泰主。此举,令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深恶痛绝。从此之后,这父子二人,便紧锣密鼓地谋划大计,打算发动政变,拥立皇泰主复位。
说干就干,裴氏父子二人,私下联合了一些忠于隋室的老臣,比如,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宇文温(宇文儒童之弟)、散骑常侍崔德本等人。裴仁基、裴行俨与这些老臣结成同盟,相约共同起事,击杀王世充及其党羽,然后再迎立皇泰主复位。
然而,百密一疏,如此周密的政变计划,不知何故,还是走漏了风声。王世充得知裴氏父子的兵变计划后,恼羞成怒,下令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以及参与谋划的宇文儒童、宇文温、崔德本等人,满门抄斩。一对英雄盖世的将门父子:裴仁基、裴行俨,就这样死于王世充之手。
杀死裴氏父子和一干隋室忠臣后,王世充依旧如鲠在喉。他认为,那些瓦岗降将、隋室旧臣,心心念念的事情,便是拥立皇泰主复位,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此看来,已经逊位的皇泰主杨侗,就成了妨碍王世充皇位稳固的最大绊脚石。于是,在哥哥齐王王世恽的怂恿下,王世充下定决心,委派侄子王仁则,谋杀了皇泰主杨侗,灭绝了隋王朝最后的血脉与希望。
从杀害独孤武都、独孤机兄弟,到族灭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再到谋杀皇泰主;王世充的统治,从头到尾,都是伴随着一路腥风血雨而来,伴随着一路杀戮而来。一旦出现威胁统治的隐患,王世充的做法,就一个字:杀!在王世充的字典里,只有死人才不会构成任何威胁。这种做法,无疑让王世充一步步沦入孤家寡人的地步,也让依附于王世充的瓦岗旧将,彻底寒了心,对他更是不抱任何幻想。
由于王世充推行铁血政策,大肆屠杀瓦岗降将以及隋室忠臣,致使洛阳政权人心丧尽,有的只不过是粉饰太平罢了。这样一来,使得李唐王朝看到了希望,趁着王世充内部离心离德,大举进攻洛阳,或许可以一战摧毁王世充政权,甚至还会定鼎中原,实现天下一统。看来,历史的车轮,最终选择了大唐王朝。
其实,在这段时期内,王世充阵营内部,就已经出现了分崩离析的信号。不少军事将领,看到王世充倒行逆施,纷纷改旗易帜,归顺唐朝。将领们的不断离去,对王世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早在王世充称帝之前,就有两位重量级别的大将,最先以身为范,脱离了王世充阵营,投向李唐王朝的怀抱。这两员大将的投奔,于唐军而言,可谓如虎添翼。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瓦岗大将——秦琼、程咬金。
秦琼和程咬金二人,在瓦岗军中,就是勇冠三军,战功赫赫的骁将。北邙山兵败之际,与众多瓦岗将领一样,秦琼、程咬金,也被王世充俘获。由于这两人是数一数二的悍将,王世充对他们很是看重,遂拜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希望通过高官厚禄,收买秦琼、程咬金。
不过,王世充想错了,秦琼、程咬金可不是那种贪图富贵之人,区区名利,根本收买不了这两位当世英豪。他们看得出来,王世充为人阴险狡诈,心胸狭窄,绝不是可以效忠的明主。故而,二人经常私下秘密商议,如何逃出王世充的监视,投奔瓦岗众将云集的大唐朝廷。其实,最先发现王世充不是明主的,还真不是秦琼,而是程咬金。程咬金对秦琼这样说道:
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 (《旧唐书·程知节传》)
听了程咬金的一番话,秦琼深以为然,王世充绝非拨乱反正,匡复天下的明主。遍观天下群雄,最有希望终结乱世的,当属李渊父子建立的唐朝。于是,秦琼、程咬金一拍即合,决定找个机会,逃离洛阳,投奔唐王朝。问题是,王世充的监视极严,若想脱身,谈何容易。怎么办呢?秦琼、程咬金想了一招。
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王世充进犯穀州,与唐军对阵于九曲。正好当时,秦琼、程咬金一起跟随王世充,带兵出征。他们觉得,机会来了,趁着王世充与唐军对峙,自顾不暇之际,突然阵前倒戈,投奔唐朝。与其偷偷摸摸地逃离洛阳,倒不如光明正大地从两军阵前而走。这样,反而降低了风险程度。
紧接着,只见,秦琼、程咬金二人,带领着数十名骑兵,策马向西疾驰数百步。等完全脱离了王世充的视线范围后,秦琼、程咬金翻身下马,朝着王世充的方向,郑重地作揖行礼,然后说了这样一番话:
仆荷公殊礼,深思报效;公性猜忌,喜信谗言,非仆托身之所,今不能仰事,请从此辞。 (《资治通鉴》)
说完,秦琼、程咬金两员大将,头也不回,跃马而上,光明正大地直奔唐营而去。目睹秦琼、程咬金的阵前倒戈,王世充也是无可奈何,害怕唐军趁势出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琼、程咬金,奔向唐营。
秦琼、程咬金的归顺,令唐高祖李渊非常高兴。谁都知道,这两位是闻名天下的瓦岗英雄。现在,他们加入唐军,李唐军队平添两员虎将。因此,唐高祖便将秦琼、程咬金二人,安排到秦王李世民麾下,让他们在李世民帐下效力。
李世民素闻两位英雄的威名,在秦琼、程咬金投效以来,格外重视,拜为马军总管,统领唐军骑兵部队。不久,秦琼、程咬金二人,又被分别授予秦王府右三统军、左三统军等重要军职。从此,秦琼、程咬金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立下了盖世功勋,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序列。
值得一提的是,秦琼、程咬金归顺唐朝,在李世民帐下效力之后,便加入到了李世民麾下的一支特种部队——“玄甲军”。这支玄甲军,是隶属于秦王李世民的一支护卫亲军,是唐军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王牌劲旅。
之所以称之为“玄甲军”,是因为这支军队的唐军骑兵,全部身披黑色盔甲,故称“玄甲”。众所周知,李唐建立初期,唐军将士的铠甲,抛弃了魏晋时期的具装铠,而是采用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这种明光铠,是一种典型的板式铠甲,它最大的益处是,防护功能与实用功能极好。
李世民本人,非常看重骑兵,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专门在唐军之中,挑选了一千余名精锐骑兵,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威名赫赫的“玄甲军”。所以,玄甲军属于李世民旗下的一支重型骑兵,其作用和威力,有点类似于后来西夏的“铁鹞子军”、金国的“铁浮屠”和“拐子马”、明末袁崇焕的“关宁铁骑”。
在李世民的精心操练下,玄甲军战斗力之强,无人可敌。可以说,不满万人的玄甲军,是李世民在战场上赖以称雄的第一强军。譬如,攻打洛阳的关键战役——“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仅仅凭借3500玄甲军,在虎牢关一战,大破窦建德的十万夏军,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关于虎牢关之战,后面的章节,会马上写到。
那么,玄甲军的战斗力,究竟有多么强悍?举一个例子,即可说明。隋末唐初,中原军队士兵的弓箭射程,一般最远可以射到100到120步左右。突厥骑兵精于骑射,最远可以射到150到160步。而李世民的玄甲军,他们的弓箭射程,则能射到200步左右,这在当时极其罕见。
玄甲军的兵力人数,其实不是很多,总共也就数千人左右。这数千人马,可是李世民的心头肉,李世民遂将自己的这支玄甲军,分成左、右两队,由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四位大将,各领一部玄甲军。每次大战,李世民亲率玄甲军,充当前锋,深入敌阵,从敌军侧翼突袭,以及正面冲杀,力破千军,所向披靡,令敌军闻风丧胆:
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资治通鉴》)
归顺唐朝没多久,秦琼就用实际行动,向唐廷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为唐王朝立下一功。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奉秦王李世民之命,秦琼与殷开山,率领偏师,突袭美良川,大破尉迟敬德,斩首两千余级。之后,秦琼又跟随李世民,一路追击,犁庭扫穴,参加了介休决战,一举击灭宋金刚残部,战功赫赫。
因为秦琼的出色表现,唐高祖赏赐其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授上柱国之衔。并且,美良川之战大胜后,李渊专门派遣使者,赐给了秦琼一个精致的金瓶,还特意勉慰他说:
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 (《旧唐书·秦叔宝传》)
此外,秦琼秦叔宝的善战之名,在唐军之中也是出了名的。每次,李世民率军与敌作战。但凡遇到敌军中出现骁勇善战的大将,在唐营外耀武扬威,揽战挑衅,李世民总是派秦琼出战。秦琼武艺超群,绝不是浪得虚名。接到命令后,秦琼纵马挺枪,必将对方敌将斩于军前。由此,秦琼在军中声威大振: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 (《旧唐书·秦叔宝传》)
果然,秦琼、程咬金归顺唐朝,犹如多骨诺米牌,在洛阳的瓦岗旧将中,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一个又一个的瓦岗降将,接二连三地归顺唐朝。秦琼、程咬金归唐不久,王世充手下的两员骁将李君羡、田留安,也率部投唐,归入李世民旗下。李世民对这二人亦是委以重任,授予李君羡轻车都尉,置之左右,田留安为秦王府右四统军。
很快,受秦琼、程咬金等瓦岗袍泽的影响下,又有一位瓦岗军的无敌悍将,也加入到了唐军的阵营当中。这位悍将,就是瓦岗军中出了名的少年英雄——罗士信。这时,他也归顺了李唐王朝。
罗士信年少从军,十四岁应征入伍,与秦琼共同在隋军名将张须陀麾下效力。在镇压长白山一带农民起义的战争中,罗士信作战勇猛,立功无数。并且,罗士信武艺高强,孔武有力,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比如,《旧唐书·罗士信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就足以看出罗士信举世无双的武艺:
击贼潍水之上。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刺倒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
有一次,张须陀率军击贼于潍水。刚刚摆开阵形,罗士信策马横枪,径直冲入贼军阵中。只见,罗士信手执一把大枪,连续刺倒数人,又斩下一人首级。紧接着,罗士信将首级往半空一抛,待首级落下之时,又用手中长枪稳稳接住。然后,罗士信在敌阵之中,来去自如。贼军一时愕然,不敢上前,张须陀趁势反攻,大破贼兵。
后来,张须陀阵亡大海寺后,罗士信与裴仁基、秦琼等人,一起投奔瓦岗军。北邙山兵败时,罗士信奋勇当先,拼死突围,结果身中数箭,伤重被俘。罗士信被俘后,王世充十分欣赏他的骁勇,对其很是优待,甚至还和他“与同寝食”。没想到,罗士信竟毫不领情,并没有被王世充的小恩小惠所收买。
当时,瓦岗叛徒邴元真,前来向王世充投降,王世充拜其为将军。这个邴元真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李密走投无路,将洛口仓献给王世充的无耻叛徒。现在,此等小人前来投奔,王世充却加以重用。可想而知,罗士信非常义愤填膺,自己堂堂一个征战沙场的血性男儿,岂能与这种小人为伍?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不久,王世充又干了一件蠢事,彻底激怒了罗士信,使得他愤然离去,投向唐朝阵营。王世充开启作死模式,在罗士信看来,是对自己作为一名武将的侮辱。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罗士信有一匹骏马坐骑,长得高大威猛。偏偏不巧的是,他的这匹宝马,被王世充的侄子赵王王道询看中。于是,王道询便想罗士信强行索要,态度非常蛮横。
中国古代,武将最看重三样东西:铠甲、兵器、马匹。王道询勒索骏马,摆明了就是侮辱罗士信。性格刚烈的罗士信,直接断然回绝。王道询在罗士信那儿碰了钉子,自然是不甘心的。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王道询找来叔叔王世充,为自己作主。王世充肯定是向着自家侄子,二话没说,强行夺走了罗士信的骏马,赏赐给了王道询。
王世充叔侄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罗士信。罗士信火冒三丈,觉得王世充欺人太甚,与其在王世充手底下受窝囊气,还不如反出洛阳。武德二年(619年)七月,王世充派遣罗士信,率军进攻穀州。罗士信趁机带领所部千余兵马,投奔唐朝,正式与洛阳王世充政权分道扬镳,划清界限,从此成为了唐王朝的一员铁血战将。
罗士信率部投唐,唐高祖李渊大喜过望,无意间,又偶得一员猛将。因此,李渊特意遣使慰劳罗士信,赏赐布帛五千段。同时,唐高祖任命罗士信为陕州道行军总管,负责防御李唐潼关一带。
要么说,罗士信此人,是从刀光剑影中杀出来的一员悍将。归顺唐朝不久,这位少年将军,就用实实在在的战绩,送给了李唐朝廷一份独特的见面礼。在一次对战中,罗士信差点将王世充的太子,当场击杀。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罗士信奉命,率军围攻慈涧。慈涧地处洛阳附近,属于王世充的势力范围,王世充肯定会全力支援。为了抵挡唐军进攻,王世充派遣太子王玄应,率军救援慈涧。
行至慈涧,罗士信和王玄应狭路相逢。见到王玄应后,罗士信分外眼红,舞动长枪,迎面一枪,将王玄应刺于马下。幸亏王玄应穿的铠甲比较厚,左右拼死相救,这位郑国太子,才捡回了一条命。要不然,王玄应当场就会死于非命。估计到时候,王世充就得考虑换太子的问题了。
瓦岗旧将不断离开王世充,归顺唐朝。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李唐王朝的军事实力,瓦解了王世充内部的军心;另一方面,也让唐朝看清了王世充的虚实。王世充貌似十分强大,实际内部早已离心离德,分崩离析。似乎,唐朝进攻洛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久之后,唐高祖李渊又打探到了一个消息,也正是这个消息,使得李渊彻底下定决心,出动大军,东征洛阳。
自从武德三年(620年)三月以来,王世充下辖的州县、将帅,几乎每个月都有归降唐朝的事情发生。洛阳及周边地区的百姓,知道洛阳将有大战发生,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大量向外逃亡。
如何稳定洛阳城风声鹤唳的局面?王世充采取了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严刑峻法,杀一儆百。王世充下了一道严令,凡是外出逃亡的百姓,一人出逃,全家杀光。所以,王世充鼓励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相互告发。更令人发指的是,王世充还实行连坐,以五家为一保,一家逃跑,其余四家,一律获罪处死。
殊不知,王世充越是推行这样血腥的镇压政策,洛阳百姓逃跑的人数,反而越来越多,根本制止不住,就像当初骁果军叛逃一样。这样一来,王世充更加恼火,干脆下令,全城戒严,不许任何人随意出入,连出城砍柴的人数名额,都有严格的限制。一时之间,洛阳城被搞得鸡飞蛋打,人人自危,“公私愁窘,人不聊生”。
对待百姓,王世充残暴严苛,民心尽失;对待臣下,王世充更是刻薄寡恩,处处猜忌,使得他的处境越发孤立。王世充是通过篡逆的方式,当上皇帝。因此,他对文臣武将,从来都不信任。
比如,王世充将洛阳宫城腾空,充当关押囚犯的监狱,把反对自己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家属,统统关在里面。诸将每次外出打仗,他们的家属,都被王世充扣在宫中,当成人质。就这样,关押的百官家属,不下万人。更要命的是,此时的洛阳城中,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每天竟有数十人被活活饿死。
不毫夸张地讲,此刻,洛阳的局面,逐渐濒临失控。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之际,王世充昏招迭出,只好割肉补疮。原来,他曾经在洛阳附近的司、郑、管、原、伊、殷、梁、凑、嵩、谷、怀、德等十二州之地,以台省官担任十二州营田使。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洛阳百官,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当,却争先恐后地外出,去当这个十二州营田使。若是有谁当上这个官职,肯定会喜若登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是因为,洛阳已经极度缺粮,出京起码还能有口饭吃,顺便也可以找个机会,逃离已成人间地狱的洛阳。
洛阳的虚实,传到李渊耳中,李渊心中暗喜。现在看来,王世充以及他的大郑国,表面还是一头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实际上则是一只又肥又蠢的病猫。王世充政权外表的光鲜,掩盖不了其内部的腐朽与没落。
反观唐朝,自从取得统一西北、收复河东两场重大胜利后,李唐王朝的统治区域,不仅牢牢掌控了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更是雄踞中国北方,国力如日中天。大唐一统天下之势,已经十分明显了。
同样,从建国以来,唐王朝一直是与金戈铁马相伴。经过三年的攻伐征战,李唐接连消灭了陇西薛氏、河西李轨、山西刘武周三大势力,唐军俨然已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百战之师。作为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唐高祖李渊放眼天下,他认为,大唐入主中原的号角,这个时候,可以吹响了!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也就是李世民率军平定刘武周、宋金刚,取得河东大捷,仅仅不到三个月,唐高祖李渊召集群臣,商议东征洛阳之事。李渊是这样打算的,趁着王世充内部虚弱,且唐军刚刚取得河东大捷,士气高昂的大好时机,派大军东出潼关,剑指中原,对洛阳王世充发起主动进攻。
王世充得知唐朝即将东征的消息,也是非常紧张。他的心思,才把瓦岗军打败,刚过几天舒心日子,李唐大军又席卷而来。所以,王世充病急乱投医,准备临时抱佛脚,立即征调诸州镇精锐部队,集结于洛阳,设置“四镇将军”,招募兵勇,分兵把守洛阳四城,加强洛阳的防务。
比起王世充的仓促应战,唐朝方面,则是胜券在握。经过与群臣的商议,唐高祖李渊决定,东出潼关,大举进攻洛阳。并且,唐高祖还拍板定下了此次东征洛阳的统帅人选——秦王李世民。
无论是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的“浅水原之战”,还是武德三年(620年)的“河东反击战”,年仅二十一岁的秦王李世民,凭借其过人军事天赋,相继削平了西秦薛仁杲、山西刘武周等群雄势力,巩固了李唐关中之主的地位。至于李世民本人,更是成为了一位威震天下,令天下群雄望风披靡的大唐战神。
面对虎踞洛阳的郑帝王世充,以及称雄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两大中原劲敌,唐高祖李渊反复权衡,还是下定决心,由李世民挂帅出征,挥师兵出潼关,向东直取洛阳,啃下王世充这块硬骨头。如果李世民率军攻破洛阳,灭掉王世充。到时候,唐军便可挟胜利之威,席卷河北。大唐入主中原,则乾坤可定!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再次披挂上阵,统率近十万唐军,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开赴中原战场,进攻洛阳。与此同时,唐高祖又委派太子李建成,镇守蒲州,防备突厥乘虚而入。李世民奉命挥师东进,唐朝正式拉开了和洛阳王世充大战的序幕。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性战役,自此开始了。
马上到来的洛阳之战,不管是对李唐王朝,还是身为唐军统帅的李世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唐王朝若是此战获胜,中原大地尽可囊括,实现一统天下的伟业,也将计日可待。
于李世民而言,这场洛阳之战,将是他登上军事生涯巅峰的封神之战。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武德四年(621年)五月期间的“洛阳之战”、“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凭借这场决战,将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两大中原军事集团,连根拔起,促使大唐正式统一中原,铸就了唐朝统一战争的关键一步。
为了此次东征洛阳,唐王朝是下足了血本,把所有的家底全部押在了这场战争中。为了打好这次的洛阳之战,秦王李世民亲任统帅,率领近十万唐军,挥师东进;唐朝几乎一半的开国将帅,都随军出征,向洛阳挺进。在这些唐军的重要将领之中,就包括隋、唐两代老将——屈突通。
屈突通自从归顺李唐以来,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效力,为唐王朝不辞辛劳地南征北战。因此,唐高祖李渊对待老将屈突通,一向非常倚重,信任有加。此次东征洛阳,屈突通也在队伍当中。
当时,屈突通担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他的两个儿子,此时还在王世充手中。李渊担心屈突通会有所顾忌,因此,大军出发之前,高祖特意询问屈突通二子的情况:“今欲使卿东征,如卿二子何?”没想到,听到唐高祖发出这样的询问,屈突通没有丝毫犹豫,大义凛然地说道:
臣昔为俘囚,分当就死,陛下释缚,加以恩礼。当是之时,臣心口相誓,期以更生馀年为陛下尽节,但恐不获死所耳。今得备先驱,二儿何足顾乎! (《资治通鉴》)
听了屈突通一席话,唐高祖颇为感动,不由得击节赞叹:“徇义之士,一至此乎!”由此可见,此次东征,唐军上至统兵大将,下到普通士卒,每个人的心中,都坚定了忘身于外,携手共进的必胜信念,誓死也要为大唐拿下洛阳城。
在秦王李世民的率领下,十万唐军将士,士气高涨,浩浩荡荡,踏上了东征洛阳之路。攻克东都洛阳,定鼎中原,是唐王朝实现统一大业所下的关键一步棋,也是唐高祖李渊长期以来的夙愿。
那么,久经沙场,战无不胜的秦王李世民,又是如何指挥十万唐军,对洛阳城展开进攻?面对唐军的大举攻城,王世充又会如何组织守城?洛阳城下,唐、郑两军,究竟上演了怎样的龙争虎斗?百年古都洛阳,又经历了怎样的战火洗礼?
(https://www.dingdiann.cc/xsw/52472/482758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