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章 谢恩日
徐琼并没有做正式拉拢,甚至未跟沈溪交谈太多,礼部衙门人多眼杂,有些话很容易就传到君王耳中。
徐琼不会无端去招惹弘治皇帝的猜忌,只要他接见沈溪的时间不长,就算朱佑樘知道了,也只当他是对后辈学子的勉励。
徐琼作为礼部尚书,去年刚加太子少保,在朝中地位很高,但这次礼部会试鬻题案对他影响不小,徐琼的副手傅瀚又在许多事情上不配合,比如这次恩荣宴,照理礼部尚书和侍郎都要出席,右侍郎程敏政出事了,左侍郎傅瀚怎么都得光临现场,以显示礼部的团结,但很可惜傅瀚就是不给面子。
以至于后世史书纷纷猜测,这次礼部会试鬻题案,程敏政固然是受傅瀚奸计陷害,徐琼也是受害者。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殿试榜眼出身的礼部尚书,已经快到致仕年岁,却对沈溪这样一个新晋状元表示提拔之意,换做一般人那应该是受宠若惊,可沈溪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因为两天后他就要去寿宁侯张鹤龄的府邸赴宴,对他而言那不亚于龙潭虎穴。
沈溪料想,不出意外的话徐琼届时也会到场,毕竟徐琼是张氏兄弟的姐夫,双方平日走得很近。
沈溪回到东升客栈,天已经黑了下来,玉娘带给沈溪一个消息:
刘大夏已秘密上奏弘治帝,准备于近日对京城以及周边府县藏匿盗粮的窝点进行清剿,为了彰显此事并非“汀州商会”告密,官兵同时会查封挂靠于“汀州商会”名下的周胖子的产业。
玉娘告知沈溪,是让沈溪有个心理准备,但沈溪怎么想,都觉得刘大夏有过河拆桥之意。
“……公子放心。刘大人特别交待,等三月底事情平息后,官粮仍旧交由汀州商会来运。不会有偏差。”
玉娘说这话时,内心有愧。她并未将沈溪受邀到寿宁侯府赴宴的事告知刘大夏。刘大夏选择行动后,沈溪前往出席宴会,能否平安归来都是问题。
沈溪无奈地叹了口气,有些事他没有资格议论,但嘴里依然低声嘟哝一句:“非要这么急吗?”
玉娘装作什么都没听到,只是让沈溪早些安寝。
可这个时候沈溪哪里还睡得着?
明摆着的事情,刘大夏在这件事情上做得不地道,或许在这些正直的朝臣心目中。为君分忧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别的都可以牺牲。说起来,反倒不如张氏兄弟以实际利益笼络人心来得实在。
礼部恩荣宴次日,三月二十,朝廷颁赐朝服冠带和进士宝钞与众新科进士。
所颁状元的朝服冠带为:二梁朝冠,青色垂缨,朝服与文武百官朝服相仿,由红罗衣、红罗裳、红罗蔽膝、白苏绢中单及绶带等构成,外加槐笏一把,纱帽一顶。光素银带一条,药玉佩一副,朝靴毡袜各一双。
状元的常服较为简单。两侧有点翠簪花的纱帽一顶,圆领绯罗衣两件,胸前用鹭鸶补,革带为六品素银革带,足衣为朝靴。
作为新科状元,沈溪得到大明宝钞六十贯,看起来很多,六十贯等于六十两银子,但就算所赐的是弘治十一年才印的大明宝钞。可如今拿到市面上去兑换,最多也就兑十贯钱回来。
但怎么说这都是天子的心意。有了这笔钱,最少众新科进士手头可以宽裕点儿。不至于忍饥受冻。
相比较而言,汀州商会下属银号印制的小额银票,有银根制度存在,非常保值,甚至其实际价值要高于票面价值。
因为对于行商来说,最重要的是资金安全,银钱存入钱庄安全不说,还能异地取出来,极大地方便了做生意,远比单纯把钱存到银号收利息更容易获利。
三月二十当晚,刘大夏在获得弘治皇帝授命后,开始对京城内外一些仓储失窃赃粮的窝点展开大范围的清剿,一次出动官兵就超过五千人马,查货盗粮超过两万石,这还仅仅只是京城内外的情况,若再加上顺天府周边府县,能起获的赃粮应该会超过三万石。
刘大夏那边计划实施非常顺利,却为沈溪第二天去寿宁侯府赴宴蒙上一层阴影。
……
……
三月二十一,晨。
沈溪整理好状元衣冠,启程前往皇宫,与众新科进士题写上表谢恩的奏本。
出了客栈门口,没走一会儿,沈溪就从来往行人嘴里听到城中米价腾涨的消息。
这些年来,城中经营大米和面粉的铺子基本都有出售朝廷府库的盗粮,这几乎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刘大夏的举动,把本该卖给老百姓的粮食悉数收缴,朝廷的府库充盈了,城中经营粮食的店铺却少了货源,最直接的反应便是涨价。
“……粮价天天涨,这几年都快翻了一倍了,本来说西北打仗缺粮,现在仗打完了还是缺粮,这些个米粮店老板心可真黑啊!”
老百姓的矛头,所指全都是米粮铺的东家,其实这些人也很无辜,如今市面上粮食紧缺,临时从中原以及南方各地进购粮食回来时间赶不及,在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粮食怎能不涨价?
这一切都是刘大夏行动带来的影响……不过刘大夏追缴朝廷府库的失窃赃粮,他没错。张氏兄弟从府库盗粮,并因此获得大批钱财,看起来罪大恶极,但同时也让市面上的粮价一直维持在合理的价位。
这世道,本无对错之分,主要看站在哪一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上表谢恩日,一大早鸿胪寺官员便设表案於奉天殿门之东,锦衣卫设卤簿驾。随着宫门打开,沈溪率领三百名进士依次进入,来到奉天殿前。
按照鸿胪寺官员的安排,沈溪提写上表谢恩的奏本,然后每个进士在其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随着仪式开始。鸿胪寺官员引领沈溪,捧着落有所有新科进士签名的奏本置於表案之上,随后沈溪退立丹墀、御道稍东。其余的进士则以次序立。
史书是这么记载弘治十二年这次谢恩礼的:
上具皮弁服、御华盖殿。执事官行叩头礼、毕。鸿胪寺官奏请升殿。导驾官前导、上升座。作堂下乐。鸣鞭。文武百官各具朝服行礼、侍班如常仪。鸿胪寺官引状元及进士入班。赞四拜。赞进表。鸿胪寺官举表案置於殿中、赞宣表目。礼部官跪、宣表目、讫。俯伏、兴。彻案状元及进士、又四拜礼、毕。鸣鞭。
仪式结束,对于众新科进士来说。能够位列朝班,亲眼看到弘治皇帝,并与众多大臣共处一殿,实在是足够回味终生的大事。
经历辉煌灿烂的一天后,将迎来短暂的“假期”,第二天朝廷不会安排任何事情,新科进士可到城中各处赴宴,到了三月二十三。又会迎来一次隆重的仪式,就是去拜谒孔子庙释菜礼。
从皇宫出来,众新科进士三五成群,纷纷炫耀会去哪位达官显贵府上赴宴,又或者是自设文会,邀请那些名流大儒还有京官出席。
沈溪作为状元,想邀请他出席宴会的新科进士最多,不过马上有人得知沈溪得到寿宁侯邀请前往侯府赴宴,只能作罢,看向沈溪的目光又有所不同。
本届新科进士中。当日受邀往寿宁侯府的人为数不多,一甲中沈溪和伦文叙受邀,二甲中也有几人。合起来不过十人,三甲则无一人。
在明朝,虽然考中进士就等于是有了铁饭碗,但铁饭碗不代表金饭碗,一个同进士出身,连正七品的官缺都得不到,就算是中状元授予的翰林院修撰,也不过才从六品。
朝廷有人好办事,想升迁。必须要找靠山,所以中了进士后。去那些达官显贵家中投拜帖是当务之急,若是有眼光能投到未来的内阁大学士或者六部主事门下。那未来大树底下便好乘凉。
能得到寿宁侯的邀请,足够令众进士艳羡。
寿宁侯是谁,那是张皇后的弟弟,国舅爷,若说皇帝妻子和儿子多也就罢了,偏偏弘治皇帝到如今只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长子朱厚照早早就被立为太子。
如今太子已经八岁,小时候多病多灾期已经过去,正在茁壮成长,若不出意外,太子未来为储君,寿宁侯自然会水涨船高,集帝王隆宠于一身。
沈溪却没感觉这有多荣幸,若给他选择机会的话,寿宁侯府这种龙潭虎穴,打死他也是不能去的。
……
……
这次寿宁侯府的宴席是晚宴。
相对而言,大明朝的公务宴大多设在中午,而私人宴会基本以晚宴为主。
寿宁侯邀请之人,多为朝廷的达官显贵,其中又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徐琼为尊,其余之人,既有六部和朝廷各寺司的官员,也有顺天府的官员,不过最多的是詹事府的人。
詹事府负责皇后、太子东宫的日常事务,属于皇帝家臣,其中又以詹事府中的“传奉官”数量最多。
传奉官是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这些詹事府的传奉官,多与张氏兄弟交好,通过张氏兄弟举荐给张皇后,由张皇后向弘治皇帝进言,由朱佑樘直接下圣旨委任。
这些传奉官,大多家资丰厚,当官之后,一心巴结太子、皇后,二来则是投桃报李感激张氏兄弟。
这些人但凡得到什么好东西,必然会如数上缴给张氏兄弟,张氏兄弟也算是非常会做人,有了好东西先想着姐姐张皇后,只要把东西给了姐姐,就等于是给了姐夫弘治皇帝。
朱佑樘一看,嘿,不错啊,我两个小舅子什么事都想着我,下次再帮人要官,只要不是很过分,一律准允。
朱祐樘在一众忠臣、谏臣的监督下,在外当着被世人称颂的好皇帝。可私底下,也干了许多荒唐事。由于弘治皇帝心中只记挂张皇后一人,在其眼中张家人比朱家人要亲许多,朱祐樘并无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朱家人虽是同姓,可都是他天子权柄潜在的竞争对手,防备还来不及,怎会交心?
可张氏兄弟他就不怕了,虽说外戚乱政的事历朝历代都会发生,但做皇帝的多少都有些自负,朱佑樘觉得自己能能力掌控好外戚。
张氏兄弟很聪明,爵位有了,不去争官位,最重要的是有姐姐撑腰,让自己的心腹去当官,这样别人都巴结你,言官还不会找茬,财色权势照样源源不断到手。
这天晚宴,赴宴的人很多,那些没收到请柬的,只能跟着张氏兄弟的拥趸一起前来。
有人跟着张氏兄弟当官捞到好处,别人看着眼红,巴结不上张氏兄弟,只能从张氏兄弟这些追随者身上着手,只要通过他们认识张氏兄弟,就等于是用金子铺成了官途。
不过在金光大道铺好前,他们得花费巨额资金来孝敬张氏兄弟。
一次这样的宴席,作为东道主的张鹤龄和张延龄不但不用花钱,反倒能赚个盆满钵满。
************
ps:第一章送上!
肩膀剧痛难忍,一打字就钻心地疼,实在影响思绪,天子干脆中途去医院打了针封闭,回来后才接着码字,更新迟了,请原谅!
今天依旧是保底两更的基础上,加更一章,第四章视成绩看看是否加更!
依然是那句,成绩越好,更新越多,请大家多多支持!(未完待续。)
(https://www.dingdiann.cc/xsw/4790/3086084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