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

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


  1648年6月11日,历史会铭记这一天。

  天空阳光明媚,这使得全副武装的东岸人都感觉有些热。不过处于东南信风带内的这座岛外围海风不小,这令大家终于没那么难受了。船只正对面是一大圈珊瑚礁组成的若隐若现、断断续续的陆地,珊瑚礁离海岸线还有点距离,因此在这些珊瑚礁与海岸线之间便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潟湖。

  潟湖内的水文状况大家一概不知,因此也不敢贸然将“探索”号开进去。该船现在的吃水深度已经达到了将近4米,在没有测量水深、标注航道的情况下,任谁也不敢将船开进这段潟湖以内。

  大船上放下了三艘小艇,张金华带队的34名(2人因病滞留在澳洲)探险队员分乘两艘。他们中有农业部的、有交通部的,也有海军部的,战斗人员不多,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样子,其余均是考察人员。此外,吉文少尉命令自己的大副——一名加勒比海盗出身的英格兰人——带着15名全副武装的水手也搭乘了一艘小艇,与探险队一起上岸,以护卫他们的安全。

  水手们升起了小艇上的软帆,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船只立刻缓缓向前飘去。他们小心翼翼地划着木桨,不断调整着方向,最后终于驶进了潟湖以内。潟湖内的海水明亮得就像面镜子,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简直亮瞎人的双眼。海水的透明度也很高,大家甚至能够看到水下一些在珊瑚礁附近活动的游鱼。

  “那是鲣鱼!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拉普拉塔那边这种鱼不多,但售价极高。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晚上可以来这边钓,但我不保证你会钓到。总的来说,这里并不是鲣鱼的集中地,或者说,这里的鱼很少,我觉得你还不如把兴趣放到寻找一些黑珍珠上面,这才是大溪地岛的特产。”张金华看了一眼正炯炯有神地盯着海面下方的一个年轻人说道。

  这个年轻人名叫刘伏波,年纪大约十五六岁,身穿海军夏季短袖常服,是海军上尉刘大发的大儿子。他的母亲阿黛尔是一名德裔瑞士移民,目前在东方县人民医院工作。刘伏波是航海学校的学生,目前还剩最后一年的实习期,此次跟随“探索”号前往大溪地岛便是他的结业考核。

  刘伏波听到张金华说的话后笑了笑,将目光从泛着蓝宝石幽光的海底收了回来,然后下意识地抓了抓腰间的41年式钢制刺刀,小声问道:“张叔叔,一会会不会有战斗?”

  “叫我张队长!”张金华纠正了一下少年的称呼,然后解释道:“一般来说不会有冲突,但什么事都怕万一,一会上岸后胸甲不许脱掉,所有人靠拢在一起,咱们先礼后兵。这些土人文明层次低得很,比那些克兰迪人还不如,或许他们只会用石头或木矛吧。”

  听到这些人比克兰迪人的文明水平还低,少年人放下了心,然后安静地坐在船舷一侧,看着越来越近的海岸。

  很快,三艘小艇就进入了浅水区,划桨的水手将木桨收到船上,然后跳下海,在齐腰深的海水中借助风力使劲将小艇推上了海滩。

  张金华在几名战斗人员的重重保护下也上了岸,脚下是松软的海滩,前方是大片灌木丛,其中偶尔夹杂着一些椰树,这令张金华有些意外。要知道椰子原产于马来地区,在17世纪世界上有椰子的地方可不多,一般也就在东南亚地区而已;马达加斯加也有大片椰树林,但这是公元前600-1000年时那帮顺着洋流和季风漂到马达加斯加的马来人带去的。

  除此之外,无论是非洲还是美洲地区,现在基本都很难看到这种东西,因为其还没有大规模流传开来。大溪地岛上有椰树,也许这足以证明这里的人种和马来半岛、印尼一带的人是近亲,是他们将椰树漂洋过海带到了这个茫茫大洋中的小岛上。

  等到三艘小艇上的人都集中过来后,张金华清点了下人数,然后向大家宣布道:“三件事!第一件,搭建营地,标准为野战临时营地,木桩、铁丝网、防火沟——好吧,这个可以省下——一应俱全;第二件,寻找干净的淡水来源,这件事比较急迫,因为船上的弟兄们也在等着我们呢;最后一件事,布朗上士,你带人护卫着农业部的技术员们考察一下附近的动植物,注意不要走得太远,一有问题立刻开枪示警,当然能不动手就尽量不动手。好了,就这么多,大家分头行动吧。”

  众人闻言纷纷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张金华端了张小马扎坐在海滩上,给自己点了个烟斗,惬意地抽了起来。这里是一处缓坡,说实话不是什么好的登陆点,四周到处都是翠意盎然的植物,张金华只能认得出椰子树,其他都是热带常见的树种,但他根本不认识。

  在抽了一会烟后,出去找水源的几个人最先返回,他们在缓坡后找到了一条小溪流,水质清澈。但他们也没敢喝,怕有什么寄生虫传染病,因此先返回来报告了。张金华让他们先打旗语让“探索”号上的吉文少尉派人上岸取水,然后便继续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休息。

  搭建营地的工作大家都很熟练了,先是五六个人一组去砍一些中等粗细的小灌木,然后便开始打桩拉铁丝网。考虑到这里是热带,降水比较丰富,因此防雨、排水功能也不能落下。总之,在一群人的忙活下,一个粗浅的营地在傍晚时分终于有了雏形。

  出去考察动植物的农业部专家们也在太阳落山前赶了回来,看他们的表情,对东岸人最至关重要的甘蔗似乎还没找到。不过他们却找到了另一种小玩意,并且把它呈现到了张金华的面前。

  “来檬!”张金华将这么一个黄色的果子在手里掂了掂,有些惊喜地自言自语道。塔希提来檬他在出发之前就听人说过,貌似是自然界中唯一一种自然繁殖产生的三倍体,甜酸适中、营养价值远超缅甸种,绝对是柑桔类水果中的极品。

  “记好那些地方,等我们返航的时候多挖一些看起来长势比较好的植株带回去,到新华夏岛去大批量种植。”张金华吩咐几名农业部的专家,“到时候我会派人去协助你们的。大溪地岛真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似乎任何一种水果种到这里后都会产生奇妙的变化,我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甘蔗在哪了。今天大家都累了,先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咱多派几组人出动,将附近这片地方好好探个遍。”

  晚饭在半个小时后开始了,硬得堪比石头的肉干与咸菜煮的汤,主食是干烙饼。军官们额外分得了一些鲜鱼,这是水手们下午在测量航道水深时无聊钓起来的,这让吃腻了罐头的众人不由得胃口大开。吃完后大伙开始收拾营地、分派哨兵,然后在九点钟后整个营地准时陷入了沉寂,众人枕着海面上的波涛声、吹着夜间凉爽的海风,在防蚊虫的纱帐内安然入睡。

  一夜无话。第二天,考察行动再度开启,这次大家的探索距离将更远,探索范围也更大。其中两支人数较多(十五六人)、武备齐全的队伍可能还会在外面宿营,他们将沿着这一片海边平原向内陆地区挺进,一边寻找原生甘蔗,一边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当地的土人。

  张金华照例坐镇营地。此时“探索”号上九十号人除了十几人留守外均已全部上岸,并进一步加固了营地,此外他们还继续派了相当多的人手在潟湖内外测量水深、标注航道。日子就在这种安逸的气氛中飞速流逝,当时针走到6月15日这一天的时候,前往内陆地区进行探索考察的两支队伍也依次返回了。谢天谢地,他们都没有减员!

  而且不光没有减员,他们的人数似乎还增加了一些。那几个棕色皮肤、头上戴着花套、脖子上戴着花环,上下半身穿着一些椰树叶编织的“衣服”的人是谁?本岛的原住民吗?嗯,看起来他们没有对我们展现出恶意,那么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通过询问返回的考察队员们得知,这些人果然是大溪地岛上的原住民,他们在野外与东岸人的考察队相遇,但双方均很克制,并没有展露出什么敌意。这些在岛上生活了千百年的原住民们与考察队员们甚至还互相交换了礼物,东岸人送给他们的是玻璃制品——虽然很恶俗、虽然文明世界的人都送这玩意儿,但不得不说这对原始人来说是一种很神奇的礼物;而原住民送给东岸人的则是一种热带水果,张金华看着考察队员们手里拿着的那几截白花花的东西,赫然就是大家久寻而不得的塔希提甘蔗!(未完待续。)


  (https://www.dingdiann.cc/xsw/468/7692864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