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新法!
推荐阅读: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三国:曹魏有仙人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武值之英雄崛起 穿进炮灰文,太上皇竟能读我心! 山君家的山头是座珍宝库 代考五年,学校的狗都上清北了 永恒大陆之命运 燃尽一世 重返青春之华娱2000
“王安石洋洋洒洒万言书,陈述利弊,直抒胸臆,有理有据,逻辑井然,本以为能一鸣惊人,得到皇帝赏识,开启改革大业。
但很可惜,他遇到了冷暴力。
仁宗皇帝压根就当作没有看见,是微信上一个字也不回!
事实再一次证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谁写的留言长篇大论,谁往往就是最大输家……
王安石就这样锲而不舍地一直上书,仁宗皇帝对他的态度也是十分一致。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该给你升官就给你升官,但改革这事情嘛,免谈!
王安石就这样一直写一直写,到后来直接把即位时间和自己年纪差不多长的仁宗皇帝,给写死了。
嘉佑八年,仁宗驾崩,英宗上位,但王安石因为给母亲服丧,没能和短暂的英宗朝有任何交集,然后英宗皇帝也意外驾崩,等到了神宗皇帝的即位。
终于,王安石苦苦等待的,属于他的时代,到来了!
由于仁宗皇帝没有儿子,英宗皇帝是以旁系身份登上大位,因此身为英宗的儿子,神宗皇帝并非那种在宫闱内长大的太子。
他见识过民间疾苦,也明白改革的必要性。
早在即位前,他就听说过关于王安石的事迹,决定召王安石回朝廷委以重任。
王安石此时在人在江宁,听闻此事,有朋友前来劝他,说你受尽了身为舔狗的苦,难道忘记了渣男仁宗皇帝是怎么对你不闻不问的吗?
此时神宗皇帝看上你了,你也应该故作矜持一下,推托几次不受,这样才能达到欲擒故纵的效果,千万不要用真诚这个必杀技伤了自己。
王安石听罢,哈哈大笑,写了一首《松间》回应好友:
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
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大丈夫出仕和隐居都不是没有目的的,山中猿猴和野鹤不可能理解我的心情,我王安石是心怀天下之人,岂会做那扭扭捏捏的小儿之举?
事实证明,真诚也能获得热情的回应,只要你选择了对的人。
神宗皇帝听到王安石回京,立刻跳过了所有的繁杂手续,直接召见王安石入内觐见,这就是所谓的‘越次入对’。
在这次面谈中,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
同时,他还勉励宋神宗应该效法尧舜,简明法制。
宋神宗对王安石的相关主张非常认同,要求其尽心辅佐,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随后,王安石作了一篇《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向宋神宗阐释了宋初以来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和原因,并指出当下所面临的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
王安石此时激情满满,觉得‘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神宗皇帝也是个年轻性急的,看完《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立即就希望着手改革,督促王安石尽快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有大公司老板给管理层CEO下达命令那味了。
王安石则对大老板说,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不要急。
【愿陛下以讲学为事。讲学既明,则施设之方不言而自喻。】
动手改革前,你得先把政治改革的理念给确定下来,所以学术研究是最重要的。
我先给你好好说道说道,把我的变法理念给你说清楚,说明白了,你深刻理解我的意思后,如果还赞同我的想法,那我再卖命去干。
你别到时候因为触及到了利益关系,一堆人跑来进献谗言,你就墙头草两边倒,到时候大家都白忙活!
事实证明,王安石对未来的见解是很深远的,未虑胜先虑败,表现出了对皇帝陛下坚定意志的充分不信任。
神宗皇帝觉得,好呀,有个性,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人才!
于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年王安石四十九岁,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然后招进来一个名为苏辙的年轻人……
事实上,虽然苏辙把王安石气得够呛,但还真没对王安石的改革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因为这个新成立的机构,拥有财政审议权力,推行政策不受其他机构的管辖和掣肘,所以王安石拥有足够的空间去自由施展自己的才干。
他变法的第一步是实行‘均输法’,均是均等,输是输送的意思,由于地方向中枢输送租岁物资,越远的地方损耗越大,负担越重。
均输法就是让全国各地共同均摊运输的成本,也有全国统筹协调的作用。
在王安石当政之前,地方向中央上缴的物资,其品目、数量都有定例。
定例由来已久,基本不会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更改。
站在中枢的角度出发,一些好不容易从远方送来的物资并没有用处,只能以异常低廉的价格贱卖给商人。
而有些朝廷亟需的物资又没有定例,得不到地方的输送补充,需要高价从商人手中购买。
对地方的百姓也是类似情况,由于上缴的物资是常年固定的,如果遭逢凶年歉收就须花高价从商人手中购买。
久而久之,就滋生了掌握物品流通渠道和定价权的大商人,恣意从百姓和国家手中牟利。
为了消除上述弊害,王安石的均输法规定,每年三司都要重新制定计划,将一年朝廷需要的物资品目与数量通知发运司。
发运司按照这个需求尽量在京师附近的物资产地征收、运送。
这样一来不仅把物品流通和定价的权力收回到朝廷手中,就近征收还能节省一些运输成本,进而减轻各方负担。
王安石预计执行此法可使百姓休养生息,最终达成国家不匮使用而人民富足之目标。”
很多听众顿时拍案叫绝,妙啊,妙!
没想到王安石竟然还能想出如此绝妙的办法,去进行节流,每年从全国各地运往朝廷中枢的物资钱粮,是何等巨大的数字。
从中稍微扣一点下来,都是一笔堪称天文数字的不菲金额。
王安石一出手,直接就把中间的损耗,不说降低五成吧,起码两三成是有的,省下来的开销,可都是朝廷的财政收入啊!
仅此一笔,就值得史书大书特书!
但是,这么优秀的方法,如此精妙的改革,为什么最后竟会是以失败告终呢?
原本很多人都下意识地认为,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太理想主义,太急功近利了。
然而,当具体的方案详细陈列在自己面前时,无数听众都和神宗皇帝一样,觉得简直是太棒了,几乎完美无缺,王安石犹如天上星宿下凡,乃上天派来辅佐王朝中兴之神人!
哪怕站在后世现代人的角度,几乎都没有办法从这个“均输法”中,挑出太多毛病。
越是了解得深入,就越是内心好奇,最后王安石改革失败的缘由,究竟为何?!
节目里,顾知书继续说道:
“均输法的成效显着,当年就交出了钱五百万贯,米三百万石的满意答卷。
王安石内心振奋,决定再接再厉,同年九月又施行了青苗法,此措施旨在向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开战。
前面提到过,王安石对底层的贫苦农民,是深表同情的,因此对大地主饱含敌意。
在王安石看来,地主多数都向小农发放高利贷,以此中饱私囊,特别是天灾时节,更是以此疯狂牟利,不顾小农死活。
他们肥了,小农就瘦了,等交不上国家赋税时,没办法就只能出卖赖以为生的土地,沦为无田的佃户。
王安石决定杜绝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他提出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既然农民都要借钱度过难关,只要有国家出面,让他们不至于走投无路,被地主剥削,不就完美解决问题了吗?
青苗法简单来说,就是动用国家的钱粮储藏,以低于20%的利息,借给农民,相当于朝廷开办的劝业银行,让国家成为广大农民的债权人。
此外为了改变国家积弱的现象,改善奢靡享乐之风,提高军队战斗力,王安石还先后推行了保甲法和保马法。
保甲法的理论根基是“寓兵于农”,具体为十家为保,五十家为大保,十大保为都保,分别设置保长、大保长、保正。每一大保每晚差五人巡夜。在农闲时组织军事训练,有些地区甚至发展出了民兵。
王安石想以此改变北宋募兵制带来的冗兵甚多,却又战力薄弱的现状。
保马法就是委托民间饲养战马,这是一种寓马于农的方法。
如果军马死亡,饲马者必须赔偿,但饲马者平时可享受几种税役的免除。
如此一来国家也节省了饲养军马的费用。
最后是募役法,古代百姓都是要服徭役、差役的,这些工作并不好做,百姓也非自愿而来,并不熟悉工作流程。
一旦服役期间造成损失,往往就得倾家荡产来进行赔偿。
王安石的做法是让百姓缴纳免除差役的税金,按照家资情况来分担,多者税重,寡者税轻。
大家参考如今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即可。
然后国家拿到了这笔钱,再去招募那些自愿服差役,并且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就能做到人尽其用,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整体改革思路,基本上和均输法是一致的,就是尽量避免过程损耗,把节省下来的开支用于国家建设!
除了均输法、青苗法、保甲法、保马法和募役法外,王安石还对科举考试举起了手术刀。
简单概括为三点:
第一,废除明经科,只保留进士科取士;
第二,废除诗赋、帖经墨义(默写儒家经典),改为经义、论、策三门,即解释圣贤经典,阐发内心思想,答问时事难题;
第三,殿试废除诗、赋、论三题,改为策论一题,即写一篇一千字以上的小作文。
这和王安石的务实不务虚的治政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还改革官学体系,制定了三舍法,即中央最高学府的太学课程里,设置外舍、内舍和上舍课程,类似于现代的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头衔。
你必须经过一层层的考试,才能顺利晋升,回报是优秀学子可以不经过残酷的科举考试,直接当官。
后来王安石死后,他的这个制度创举被推广到了全国,分县学、州学和太学三级,怎么样,是不是有种似曾相似的熟悉感觉了?
至此,王安石新法改革的轮廓基本就呈现出来了。
遍及财税、军事、农业、教育、官制等广大范围,触及了社会体制的深层问题……”
如果说在初次听到均输法时,听众们的心情是激昂的,是热血的,是敬佩不已的。
在听完全部的新法改革措施后,大多数人都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即便对北宋朝廷并不熟悉,即便对历史规律也没有深入了解,但仅凭大多数人那点看电视剧和小说的基本认知,也能感受到——
一股风雨飘摇的气息!
王安石的理想太宏大了,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所有社会问题,制度弊病,都一次性清除干净!
然而,谁都知道,改革改革,就是在现有的既得利益者身上动割肉手术。
每一次社会财富资源的重新分配,都是对旧的制度受益者的一次严峻挑战。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王安石的改革步子迈得越大,就意味着他得罪的敌人也就越多。
在公元1069年之前,攻讦王安石的言语不是没有,但大多都集中在了他的政策上面,很少有人去指责王安石人品的。
毕竟这位仁兄的道德品格,是有口皆碑。
但在新法改革开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一个叫吕诲的人,就列举了王安石的‘十宗罪’,包括:
王安石不听朝廷宣召,多次推辞官职不受;
王安石清闲散官不做,只挑着好的官职来接受;
王安石给皇帝讲学的时候居然坐着讲,有违君臣之礼;
王安石堵塞言路,排斥异见;
王安石过去错判漏判的案件很多,有报复私仇的嫌疑;
王安石举荐自己的弟弟王安国而不举荐其他贤才;
王安石独断专行,把自己不喜欢的官员贬官外放;
王安石强词夺理,把一个叫官员气死;
王安石离间皇帝和弟弟的亲密关系;
王安石的‘制置三司条例司’财政和军政独揽,扰乱天下!”
(https://www.dingdiann.cc/xsw/45022/2318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