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平瑶乐 > 第920章 统一大业——伐安

第920章 统一大业——伐安


"哥,此番征战南安,即将烽烟四起,我听闻那南安之主李誉的皇后,小周后与其早亡的姐姐大周后一样,姿色倾城,其美貌之盛,竟可与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相提并论,实乃世间罕有。”乐乐的眼神中闪烁着几分促狭,嘴角勾起一抹顽皮的笑容。

于乐闻言,眉头微蹙,目光如炬,狠狠地剜了乐乐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与无奈:“你这丫头,整日里心思不放在正道上,净想这些无稽之谈。家中嫂嫂们也是,怎会让你来打探这些风花雪月之事?她们是担心我动了凡心不成?”

乐乐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解释道:“嫂嫂们也是关心则乱嘛。哥,那孟昶既已归降,咱们就这般养着他,任他吃穿不愁,是否太过宽待了?毕竟,他虽降,却也曾是敌国之君啊。”

于乐闻言,神色稍缓,沉吟片刻后,缓缓道:“孟昶此人,虽曾为敌,但其归降之举,确也避免了无数无辜百姓的涂炭。他之功劳,非在于战场厮杀,而在于一念之仁,挽救了万千生灵。我们养着他,不仅是念及他的功劳,更是为了彰显我朝之宽宏大量,让天下人看到,归降者亦可得善终,以此激励更多迷途知返之人。”

乐乐闻言,也收敛了嬉笑之色,对兄长的胸怀与远见多了几分敬佩。

......

“陛下,有商人告密,说是瑞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如今大瑞兴军攻我在即,我朝是否派人秘密焚烧大瑞战船,阻其攻我?”

南安皇帝李誉,他非但精通翰墨,笔下生花,于丹青之道亦游刃有余,更兼音律绕梁,诗文传世,尤以填词一艺,独步天下,成就斐然,堪称文治武功之外的另一番盛世风华。然而,这位才情横溢的君主,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份对世事纷扰的深深畏惧,故而面对朝中奏章,即便是关乎国计民生之重,他也常怀忧惧,迟迟未敢轻易落笔批复,生怕一字不慎,便引来无妄之灾。

时值国家风雨飘摇之际,边疆烽火连天,内政亦是暗流涌动,南安大地上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息。李誉帝心忧如焚,夜不能寐,然其举止却颇令人费解。在这紧迫关头,他非但没有励精图治,反而频繁召集群臣,于金碧辉煌的宫宴之上,觥筹交错,宴乐声声,仿佛欲以这片刻的欢愉,忘却那压顶而来的国难。

悲歌四起,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那是李誉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忧虑与无奈,化作一声声哀婉的旋律,诉说着他对时局的无力与挣扎。世人皆道他昏庸无道,却不知这背后的苦楚与挣扎,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在责任与恐惧之间,难以抉择的沉重枷锁。

在慌乱与惊惧交织之下,李誉的心中却奇迹般地破晓了一线智光,他缓缓勾勒出自以为是的救国于水火之中的妙计。他决定,舍弃那曾象征无上荣耀的国号,转而谦卑地自称为“江南国主”,以此示弱,期许换取一丝喘息之机。

他亲笔书信,字里行间满溢着诚意与哀恳,并派遣其手足情深之弟,郑王李善,踏上朝圣之路,携带满载江南风物与臣服之心的朝贡,前往那权力之巅,上表恳请解除那诏书之中,不再直呼其名、保留一丝尊严的礼遇。此举,既是无奈之举,亦是深谋远虑,意在以退为进,保全国家免于更深的灾祸。

于乐在审阅了这份沉甸甸的奏章后,心中泛起了一丝复杂的涟漪。他终是点头应允,那份宽容背后,或许也藏着对李誉这份识时务的赞许。然而,当李善满心以为能带着希望回归故土之时,却未曾料到,自己竟成了这场政治博弈中的一枚棋子,被悄然扣留,成为了双方角力中的一个微妙砝码。

如此一来,李誉的决策虽显悲壮,却也透露出几分智慧与决绝。江南之地,在风雨飘摇中似乎寻得了一丝微妙的平衡,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日在惊恐深渊边缘绽放的智慧之花,以及一位君主为了国家存亡,不惜舍弃一切的悲壮抉择。

李誉以一片赤诚之心,毅然决然地改写了朝纲礼仪,“诏”字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亲切的“教”,一字之变,尽显其示弱之姿。

除此之外,还美其名曰地将中书、门下两省之权力枢纽,化身为左、右内史府,名称的转换间,似乎预示着朝政运作将更趋于内敛与高效。尚书省亦摇身一变,司会府之名,既保留了其掌管财政之实,又平添了几分理财治国的深意。御史台换颜司宪府,监察之责虽重,然其名更显公正严明之态。翰林学士,这群国之文脉的守护者,则被温柔地安置于文馆之中,继续以笔墨书写江山社稷的辉煌篇章。至于枢密院,则悄然转型为光政院,寓意着智谋与光明并蓄,照亮国家前行的道路。

更为令人动容的是,李誉对于尊卑之序的独到见解。他力排众议,将昔日尊贵的“王”爵降格为“公”,此举非但不失体面,反而透露出对瑞朝的无上敬仰与避讳,其胸襟之宽广,可见一斑。

回溯往昔,金陵城内,台殿巍峨,鸱吻傲立,那是对过往辉煌的无声宣告。然而,瑞朝使者莅临,李誉更是下令,使者至,鸱吻隐,以示谦卑;使者去,鸱吻复,则是对国的坚守与传承。

于乐,其心如铁,未因李誉之微露怯意而有丝毫退却之意,非是他无情无义,实乃胸怀天下,愿以一己之坚韧,换得万民安宁,免受战火荼毒之苦。于是,他挥毫泼墨,一纸诏书,晋封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荣耀加身,更于幽州繁华之地,赐宅院一座,意在明里暗里,向李誉抛出橄榄枝,愿其能识时务,主动归降,共襄盛世,免去刀兵相见之祸。

李誉闻讯,心绪难平,既感于乐之雄才大略,又虑自身处境,终是派遣了户部尚书冯鲁,作为使者,携满腔诚意与感激,前往幽州,为李善所受之封赏致谢。冯延鲁,肩负重任,步履匆匆,踏入那座繁华如梦的都城,本欲面见于乐,共商国是,却天不遂人愿,突遭疾患侵扰,身体抱恙,无法成行,只得遗憾而归,留下一抹未尽的期待与未了的使命,在风中轻轻摇曳。


  (https://www.dingdiann.cc/xsw/44262/224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