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落难情缘 > 836章 玄妙(3)

836章 玄妙(3)


  张柬之今天去沙村访贤,路过天露山,不想在山中遇到道士、和尚斗法,眼界大开,不知不觉中,竟然又独自一人在山中悠转,只见林中树影历乱,落叶如毯;山坡路旁,野花嫣然。

四周景色是如此美丽,张柬之像走进一幅山水图画里,越走越远,忽然听到后面有马声嘶叫,回头望去,见自己的骑马在后面嘶叫着跑过来。

张柬之看到自己的骏马,才感到有点疲惫。一念至此,张柬之带马来到身旁,飞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健马四蹄一扬,来到天露山半山腰北麓。

张柬之在马上眺望,见山腰远方重烟深露处,有一青灰色瓦脊掩映在云海与茂密林中。

“啊,那不是一所寺院吗?”张柬之早就听梁士元他们说,天露山有两座寺院——天露寺和岱山寺,寺里的住持道行颇高。

受一种莫名念头驱动,张柬之骑着马,沿着迂回曲折的山间小道往上攀爬,转过一个高坡,眼前蓦然一亮:花岗岩石的山门,横匾上镌刻“岱山寺”三个大字赫然入目。山门两旁镌刻着一副对联:“古涧寒泉听猿声,碧岫青峰卧烟霞。”

寺门前古木苍苍,有两棵百年菩提树,一任风霜侵袭,树身皴裂,带苍虬之劲,让这寺院更显幽玄、木古。

几只白鹭,悠闲地翱翔于菩提树上。

岱山寺与不远处的另一寺院——天露寺遥遥相望。一山两寺,犹如双子星般屹立在天露山上。

山上的岱山寺是在唐贞观元年(627年)由定慧禅师筹款所建的。也就是说,惠能是在岱山寺建成的十年后才在龙山出世。

岱山寺建在天露山第二高峰和第三高峰下游山腰坡地上。右前方有两个葫芦状的山峰,正面对着圣祖峰的山巅,后面正对天露山的主峰,这高处目穷千里,可以将整个新州大地一览无余。俯瞰四周,气象万千,风门坳、黄窝、葛冲、伍坪、甚至筠城也可尽收眼底。大地上河汉交错,阡陌纵横,良田片片,村舍点缀其间。

岱山寺位于通往开平、恩平的古驿道右侧处,定慧禅师将寺址建在这里是独一无二的。他见后面还有天露山的巅峰作靠山,且觉得自己道行尚不足以抵达最高处,所以选址时留有余地:想到身后倘若有伟人出现,山峰的最高位应当留给他。

岱山寺规模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寺院里每处都建得精巧玲珑,独具匠心。

张柬之把马停留在离寺院五里外,步行进了岱山寺山门,环境谧静清幽。地面铺着天露山随处可见的石头,两旁是嫩竹修篁,草木葳蕤。九里香与丹桂散发出清香,沁人心脾,蝴蝶与蜜蜂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忙个不停。

一阵山风吹过,檐前吊铃的乐章,伴随着大殿传来一阵阵“梆梆”木鱼声,似是梵音呗呗。

四周的树木、竹林、花丛仿佛都在静静垂听,显得禅意幽幽。

有位满脸稚气的小僧迎了上来,双手合十,行礼道:“施主有礼。”

张柬之向小僧还礼后,道:“请问,住持可在?”

小僧手往内一指:“师父正在殿里诵经修禅。”

“谢谢。”张柬之轻步走了进去。

岱山寺仅有僧人五名,住持是一位约六十岁的禅师,长得面目清癯,瞳仁黑白分明,正在一边敲着木鱼,一边诵读经书。

禅师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见张柬之到来,右手放下木鱼槌,又将左手拿的经书放在案几上,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光临敝寺,蓬荜生辉。”

张柬之施礼后,直白道:“大师,我也是这方土地之人,今天上山路过,不经意来到贵寺,便前来拜见大师。”

“啊,原来如此。”禅师见张柬之满头大汗,扬手指了指对面的蒲团,“施主请坐。”

张柬之遵其所指,在蒲团坐了下来。

小僧送上香茗,置于张柬之面前的茶几上。

禅师:“施主请茶,这是我们寺院种的山茶。”

杯中热气袅袅腾起,一股清香在空气中弥漫着。

张柬之拿起茶杯,呷了一口,果然是清醇可口,齿颊留香,疲惫消减了不少。

这山巅上所种的青茶,长期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与别处所出不同,也是合乎情理之中了。

张柬之饮过香茗后,与那位禅师拉过家常来。

张柬之向他行了一个大礼,问道:“请问大师尊号大名?”

禅师双手合十,还过礼:“贫僧法号一定。”

惠能:“啊,原来是一定大师。听大师口音应是北方人士,请问大师祖籍何处?”

一定禅师扬手指向北方:“贫僧乃是河南商丘人士。不过我离开中原已有二十多年了。”

张柬之不解地:“天地悠悠,红尘茫茫。九州大地山重水复,大江南北有无数名山大川,古刹丛林。大师你缘何从中原不远千里而来,独挑天露山这僻静之地来学佛修禅呢?”

一定禅师:“我到此处是大有缘由的。”

张柬之谦和地:“我在洗耳恭听。”

一定禅师眼睛眯定,回忆道:“贫僧在洛阳白马寺禅修时,朝廷执掌天象的太史令是我的同乡。一次,他前来求佛后悄悄对贫僧说,若干年前他夜观天象,发现一道白色祥光忽然从岭南直冲寰宇,熠熠生辉,久久不散。他既兴奋又困惑:这一瑞象,是一种千年不遇、万载难逢的大吉祥预兆,预示着一位名垂青史的贵人会身临在岭南。所以我离开东都洛阳,直指新州。”

张柬之:“大师,你对此是如此执着与自信?”

“阿弥陀佛,人有人缘,佛有佛缘。修行全凭自我感觉,我此生注定与新州有缘。”一定禅师双手合十,侃侃而谈,“始祖昆仑山发脉出艮、震、巽三大龙脉。孔子止于泰山,老子止于嵩山。贫僧踏遍九州的万水千山,好不容易才来新州地域,白天登山寻龙,晚上查访当地人文势态。见南方巽龙走了两万里到了云雾山,再穿田过脉,走到了比云雾山高四十丈的天露山,便认定它是这里风水太祖山,也是九州龙脉的尽头——岭南苍龙窟。”

张柬之:“你指的是龙脉?”

一定禅师点着头:“不错!本来龙脉是诞生帝皇之地;但这里的瑞气祥云,是那样的安详,那样的柔和,丝毫没有帝皇君临天下的那种霸气。这里的神韵,比王者更具风姿,颇有文曲之洒脱。当贫僧登上南海之滨最高的天露山,只见袅袅禅气,宛若佛陀在灵山会上手拿的摩尼珠,毫光照寰宇。一股甘露气流泄向新州筠城之中。你看,那边的天露寺与我岱山寺互为掎角,有青龙双角之势。贫僧细察其中有一个山头,山顶是绿色一片,上有一块中间开裂的大奇石,状如天书。山形恰像朝中一品宰相的官袍紫带。问起当地的山民,他们回答说这座山峰名字叫做文曲峰。”

张柬之听后,也大吃一惊,引颈追问:“啊,大师满腹经纶,宏论滔滔。你能够细察天文,通晓地理,望你将此山的地理形胜给我详细道来。”

一禅师:“既然今天施主追问,实不相瞒,贫僧曾跟佛门与道坛的高人学过堪舆之术。”

张柬之双手合十,再行了个大礼:“望大师不吝赐教,以启愚蒙。”

一定禅师扬手指向外面,说道:“你看这天露山巍峨高数百丈,南俯高州,北瞰端州,横亘上百里,似一个巨大无比的屏风,更似一条卧着的青龙,阻挡住大洋那边吹来的台风,保佑着新州这一带不受侵袭,黎民百姓免受风灾之苦。”

张柬之认同道:“的确,新州这边极少有台风,即使偶尔有台风到来,已成强弩之末。这全依凭天露山作屏障所挡。大师果然知识渊博,才气纵横,通晓堪舆之术,细察天文地理。”

一定禅师吸了口气,继续说:“还有,天露山每年都是雨量充沛,森森峡谷里,绿浪翻天,林荫匝地。到处有飞瀑流泉,深涧玉溪,水流直泻于山外的河流阡陌,滋养着新州的丰腴大地。即使烈日炎炎似火烧,四周大旱,但新州地域仍有天露山的甘泉滋润,不会受池塘干涸、田地龟裂之害。”

张柬之:“我听村中老人讲过,我们新州从来都是不愁天大旱的。但是,假如连日暴雨呢?”

一定禅师:“新州地势一边高一边低,加上河涌纵横交叉,如果连场暴雨,积水会汇集于新州江而直泻往宽阔的西江,故不会遭受涝灾之苦。所以新州这地域,即使外面天下大乱,任由风云变幻,这里仍会风调雨顺,田地里起码会有一半收成。老百姓自然是安居乐业。”

张柬之钦佩道:“啊,听大师讲来,你选择在这里修禅确实是眼光独到。”

一定禅师泰然地说:““阿弥陀佛,世间一些事情是很难用常理来解释清楚的。贫僧的前世今生,注定是跟这天露山有缘。”

一定禅师说的是真心话。他初入空门,是在东都洛阳的白马寺。那里殿堂宏伟,崇楼高阁,飞檐翘起,铜铃叮当。每天都是香客如云,火烛鼎盛。一定禅师觉得在洛阳这繁华之地人来人往,过于喧嚣嘈杂,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况且白马寺内,僧人上千,得道高僧荟萃云集,个个都是位高势巍。在这人才济济之地,自己很难有出头冒角的机会,于是不远千里,负笈南下,几经辗转,一直来到南粤新州,最初落脚在偏僻幽静的岱山寺,跟随定慧大师学佛修禅。

张柬之听一德禅师讲述了他的以往,兴趣未减,再问:“大师的选择自有其中道理。我再来多问一句,大师你来这天露寺驻锡多久了?”

一定禅师陷入了回忆:“贫僧从小就立志于禅佛之道,年方十六就来到对面的岱山寺落发为僧,追随于定慧大师左右,诵经学佛,深得定慧师父教诲,面对红鱼青磬,潜心修禅悟道。九年前,岱山寺的念瑾老禅师圆寂,贫僧听从师嘱,来到这岱山寺当住持。岁月蹉跎,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在天露山上我人生的大树已经刻了三十多道年轮。”

张柬之拿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慨叹道:“有道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师在这山中驻锡已二十多个春秋,看来对这里的四周都熟悉不过的了。”

一定禅师抬头望着窗外的湛湛蓝天,片片白云,满怀深情地说:“岱山寺方圆十里,都留下了贫僧不少脚印,我将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看天上云卷云舒,望庭前花开花落。春花秋月、夏蝉冬梅,润饰了贫僧的精彩人生。一草一木总关情呀!贫僧以此为家,闲剪江云作衲衣,静邀山月作禅室,打算在这里皓首穷经,终老林泉了。”

张柬之以钦佩的口吻道:“大师身居僻静处,心在禅门中,静心潜修,矢志不渝,实是可敬、可敬。”

一定禅师摆了摆手:“善哉!善哉!施主对贫僧不必称赞。施主这次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张柬之探过身子:“人言道佛学博大精深,我想前来听听大师讲述禅修悟道之体会。”

一定禅师捋了捋下巴的短须,征询道:“不知施主想听贫僧阐述《华严经》宗旨,还是要我解释《愣伽经》教义呢?”

张柬之脸色淡然,对此并无兴趣:“大师你日夜诵读那些经书,废寝忘食,相信早已洞悉里面的玄机。但我等山野之人,怎晓经文的那些深奥教诣呢?”

“这……”一定禅师紧锁眉头,沉思片刻,“那么,贫僧向你诵读《金刚经》全文,怎么样?”

张柬之摇了摇头:“你向我诵读《金刚经》全文,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况且那些经文,有许多深奥的文字,有许多烦琐的章节,若从书本的文字来解释经义,论道修禅,我看天露山方圆百里的黎民信众,能真正听懂者百中无一。”

一定禅师眼睛流泻出不惑之光:“贫僧要诵读这种经典你说不行,要阐述那种经文你也说听不懂。那么你究竟要我讲解哪一种经呢?施主是想?”

张柬之提高了声音:“大师,这次我进岱山寺,是想听你以武论道。”

佛门中谈经论道,自然离不开引经据典,由此再作化外。如今,对方一开口就出了这个难题,可叫藏在深山小寺读经修行的一定禅师感到万分为难,牙齿相碰,却不知该从何说起:“这……这……”

张柬之见一定禅师张嘴结舌,紧张得额角沁出了汗水,把手一摆,给他一个下来的台阶:“既然这命题难答,那就算了。刚才我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


  (https://www.dingdiann.cc/xsw/43272/486943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