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新写三国演义 > 第100章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100章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在历史的洪流中,智勇之较常常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当曹真与司马懿的魏军因连绵秋雨而被迫撤退时,蜀汉的孔明却未乘胜追击。对此,众将不解,纷纷向孔明进言,认为应当趁势追击,以取魏军之不备。然而,孔明却洞察先机,他深知司马懿的用兵之道,认为魏军撤退必有埋伏。因此,他决定放弃追击,转而采取分兵两路的策略,一路直取祁山,以期在魏军不备之时取得战略优势。对于孔明的这一决策,众将虽感疑惑,但孔明却以祁山的地理位置与战略价值为解释。祁山不仅地势险要,且为长安的门户,控制了通往陇西诸郡的必经之路。同时,祁山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是理想的伏兵之地。孔明欲先取祁山,意在得地利之便,为后续的战斗创造有利条件。在孔明的精心布局下,魏延、张嶷、杜琼、陈式等人奉命出箕谷,马岱、王平、张翼、马忠等人则出斜谷,共同会师祁山。孔明自领大军,以关兴、廖化为先锋,随后进发。而曹真与司马懿二人,在后监督人马,却误以为蜀汉军队不会追击,放松了警惕。然而,司马懿却独具慧眼,他料定孔明必会从两谷而来。因此,他建议曹真分别屯兵于祁山东西两谷口,以防蜀军突袭。曹真虽初时不信,但在司马懿的坚持下,还是依计行事。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蜀汉军队在曹军过尽后,迅速夺取了祁山。这一战例再次证明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孔明凭借对司马懿的了解和对地形的熟悉,巧妙运用兵法,成功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而司马懿则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为魏军争取了生存的机会。这场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的战斗,不仅展现了两位军事家的智勇之较,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策略和智慧。懿大声斥责道:“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怎敢出怨言,动摇军心!”那人拒不招供。懿叫出同伴之人对证,那将不能抵赖。懿又说:“我并非为了赌赛;而是为了战胜蜀兵,让你们各人有功回朝。你竟敢妄出怨言,自取罪戾!”命令武士将其推出斩首。片刻间,首级献上帐下。众将都感到震惊。懿说:“你们诸将都要尽心防守蜀兵。听我中军炮响,四面都要进攻。”众将领命而去。再说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率领二万兵马,取箕谷而进。正行进间,忽然有参谋邓芝到来。四将询问原因,邓芝说:“丞相有令:如出箕谷,提防魏兵埋伏,不可轻进。”陈式说:“丞相用兵怎么这么多疑呢?我料魏兵连遭大雨,衣甲皆毁,必然急于回撤;怎么可能还有埋伏?现在我们倍道兼程,定可大获全胜,怎么又要我们不要前进?”邓芝说:“丞相的计谋从未失手,谋略从未不成,你怎敢违令?”陈式笑着说:“丞相如果真是多谋,就不会在街亭失守了!”魏延想起孔明以前不听他的计策,也笑着说:“丞相如果听我的话,直接出子午谷,现在别说长安,连洛阳都拿下了!现在却执意要出祁山,有什么好处呢?既然命令我们进攻,现在又叫我们不要前进。这是何等不明确的号令!”陈式说:“我自有五千兵马,直接出箕谷,先到祁山下寨,看丞相羞也不羞!”邓芝再三劝阻,陈式只是不听,径自率领五千兵马出箕谷去了。邓芝只得飞报孔明。再说陈式引兵行不数里,忽听的一声炮响,四面伏兵皆出。陈式急忙后退时,魏兵塞满谷口,围得如铁桶一般。陈式左冲右突,不能突围。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杀入,原来是魏延。他救了陈式,回到谷中,五千兵马只剩下四五百名带伤的人马。背后魏兵追来,却得杜琼、张嶷引兵接应,魏兵才退去。陈、魏二人这才相信孔明的先见之明,懊悔不已。邓芝回见孔明,报告了魏延、陈式如此无礼的情况。孔明笑着说:“魏延素有反相,我知道他常有不平之意;因为怜惜他的勇猛而任用他。久后必生患害。”正说话间,忽然流星马报到。陈式折损了四千余人,只剩下四五百名带伤的士兵,他们在山谷中扎营。孔明深知稳定军心的重要性,于是派遣邓芝前往箕谷安抚陈式,以防他心生不满。同时,孔明又召来马岱、王平,密令他们:“如果斜谷有魏兵把守,你们二人带领本部军队翻山越岭,夜晚行军,白天隐蔽,迅速出现在祁山的左侧,一旦行动,就点燃烽火作为信号。”接着,孔明又命令马忠、张翼:“你们也要从小路出发,白天隐蔽,夜晚行军,直接前往祁山的右侧,同样以烽火为号,与马岱、王平会合,共同袭击曹真的营寨。我则会从山谷中三面夹击,魏兵必败无疑。”四人领命后,各自率领军队离去。孔明再次召集关兴、廖化,秘密布置任务。两人接受命令后,也带领军队离去。孔明则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加速前进。在行军途中,他又将吴班、吴懿找来,授予他们密计,也让他们先行出发。曹真对蜀军的到来并不在意,因此他的军队显得有些松懈。他等待了十天,没有发生任何事情,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甚至开始嘲笑司马懿的谨慎。然而,在他等待的第七天,突然有探子报告说山谷中有一些蜀兵出现。曹真立即命令副将秦良带领五千士兵前去侦查,并命令他们不得让蜀兵靠近边界。秦良领命后,带领军队来到谷口,却发现蜀兵已经退去。他立即命令军队追击,但当他们行进了五六十里后,却不见蜀兵的踪影。秦良心中疑惑,命令军队下马休息。就在这时,探马报告说前面有蜀兵埋伏。秦良立即上马查看,只见山中尘土飞扬,他立即命令军队提高警惕。不一会儿,四面八方的喊杀声震天响起:前面是吴班、吴懿率领的蜀军,后面是关兴、廖化率领的蜀军。魏军被围困在山谷之中,无路可逃。山上的蜀军大喊:“下马投降者免死!”大部分魏军选择了投降。秦良虽然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孔明将投降的魏军士兵拘留在后面,然后让五千名蜀军士兵穿上魏军的衣甲,扮作魏军。他命令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将率领这支军队直奔曹真的营寨。他们先派兵马进入营寨报告:“只有一些零散的蜀兵,已经被我们全部赶走了。”曹真听后大喜。这时,又有探子报告说司马懿派来了心腹使者。曹真立即召见使者询问情况。使者告诉他:“司马都督用埋伏计杀死了四千多名蜀兵。都督让我告诉您,不要再把这当作赌赛来看待,而是要用心提防。”曹真听后说:“我这里连一个蜀兵的影子都没看到。”于是打发使者回去。就在这时,又有探子报告说秦良带领军队回来了。曹真亲自出营迎接秦良。然而,当秦良回到营寨时,却发现营寨已经空无一人。原来,在秦良追击蜀军的时候,孔明已经趁机派兵袭击了曹真的营寨。曹真大惊失色,急忙组织军队抵抗。然而,由于蜀军数量众多且战斗力强大,魏军很快就被击败。曹真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全军撤退。曹真将军,你与我数次交锋,各有胜负。然而今日,你在祁山之败,实非战之罪,而是内部不和,将令不明所致。你虽有病在身,但须知,疾病非败因,败因在于人心。你的将士们思乡心切,不愿久居蜀中,我欲放他们归家,以安其心。望你深思,若欲再战,当先治内,后攘外。若你病重难支,当以大局为重,让贤于能者。吾非欲取你性命,实欲两国和平共处,共谋天下大事。望你三思,勿误大事。此致,敬礼。”曹真读完书信,面色大变,病势加剧,不久便在营中病逝。魏军无主,士气低落,纷纷投降。孔明趁机挥兵进击,一举夺下祁山,完成了他的战略目标。这一战,孔明以智取胜,不仅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他知道,战争并非只是杀戮和征服,更是人心和智慧的较量。他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化敌为友,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智谋和勇气,更在于他对人心的洞察和理解。而曹真,虽为一代名将,但在人心和智谋上却败给了孔明。他的失败,不仅在于他的病势,更在于他的内部矛盾和不和。他未能洞察人心,未能妥善处理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不仅是体力和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和人心的较量。只有善于洞察人心,善于运用智慧,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武乡侯诸葛亮,在致书大司马曹子丹时,曾言:“为将者,应变无穷,如天地之广袤,如太仓之充实。他们应如山岳般坚定,如阴阳般难以捉摸。他们应能预知天文之旱涝,洞察地理之平康,深谙阵势之期会,明辨敌人之长短。”然而,曹真,你这位无学后辈,却逆天而行,助篡国之反贼称帝于洛阳,使斜谷之兵残败,陈仓之师受困。你抛弃满地的戈甲刀枪,使得都督心胆俱裂,将军如鼠狼逃窜。你有何面目再见关中之父老,又有何颜面步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记录,百姓众口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而我军兵强马壮,大将英勇如虎,如龙般奋跃。我们将扫平秦川,使魏国变为丘荒。曹真你读罢此书,是否感到恨气填胸?你晚间的离世,便是你悖逆天道的报应。司马懿用兵车装载你的遗体,送往洛阳安葬。魏主闻知曹真已死,便下诏催司马懿出战。懿提大军来与孔明交锋,隔日先下战书。孔明对诸将说:“曹真已死。”便批回“来日交锋”,使者去了。孔明当夜教姜维受了密计,又唤关兴分付。次日,孔明尽起祁山之兵前到渭滨。一边是河,一边是山,中央平川旷野,正是好片战场。两军相迎,以弓箭射住阵角。三通鼓罢,魏阵中门旗开处,司马懿出马,众将随后而出。只见孔明端坐于四轮车上,手摇羽扇。懿曰:“吾主上法尧禅舜,相传二帝,坐镇中原,容汝蜀、吴二国者,乃吾主宽慈仁厚,恐伤百姓也。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孔明笑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安肯不倾心竭力以讨贼乎!汝曹氏不久为汉所灭。汝祖父皆为汉臣,世食汉禄,不思报效,反助篡逆,岂不自耻?”懿羞惭满面曰:“吾与汝决一雌雄!”司马懿对孔明挑战说:“如果你能胜我,我发誓不再担任大将。但如果你败了,就请早早回到你的故乡,我不会对你加害。”孔明则回应:“你是想斗将、斗兵,还是斗阵法?”司马懿选择了斗阵法。孔明观看了司马懿布的“混元一气阵”后,只是微笑表示他军中的普通将领也能布出这样的阵。接着,他亲自入阵,摇动羽扇,又布出了一个“八卦阵”。司马懿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阵,他挑衅地问:“你敢让我攻打你的阵吗?”孔明毫不犹豫地回答:“尽管来打。”于是,司马懿派出了戴陵、张虎、乐綝三将,从“生门”攻入,意图从“休门”杀出,再从“开门”攻入,以此破解八卦阵。然而,他们进入阵中后,却发现阵势如同连绵的城墙,无法冲出。他们试图转向西南,却被蜀兵射住,无法突围。在阵中,他们迷失了方向,只能乱撞,最后全部被蜀军俘虏。孔明坐在帐中,看着被俘的魏军将领,他笑着说:“即使我能捉到你们,也不值得惊奇。我会放你们回去,告诉司马懿再读兵书,重观战策,等他准备好后,我们再决一胜负。现在,我会饶你们一命,但你们必须留下武器和战马。”说完,他命令士兵将魏军将领的衣服脱掉,用墨涂黑他们的脸,然后让他们步行出阵。看到这一幕,司马懿大为愤怒,他回顾着众将说:“这样的挫败,我们有何面目回见中原的大臣们呢?”于是,他亲自拔剑在手,带领百余名骁勇的将领,奋力冲杀,试图挽回败局。就在两军即将交战之际,忽然阵后鼓角齐鸣,蜀军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击。在震天的呐喊声中,关兴率领的一队精兵从西南方向猛烈杀来。司马懿立即调动后军迎战,并亲自催促军队向前冲锋。然而,突然之间,魏军陷入了混乱。原来,姜维已经秘密地带领另一队精兵杀入战场,与关兴的部队形成了三面夹攻之势。司马懿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撤军。蜀军四面围攻,司马懿率领残军向南突围,魏军伤亡惨重。最终,司马懿在渭滨南岸扎下营寨,坚守不出。孔明率领胜利的军队回到祁山时,收到了永安城李严派来的都尉苟安送来的粮米。然而,苟安好酒贪杯,在运送粮草的过程中怠慢拖延,竟然违期了十天。孔明愤怒地说:“军中大事,以粮草为先。误了三天就该处斩!你如今误了十天,有何话说?”下令将苟安推出斩首。长史杨仪见状,为苟安求情说:“苟安是李严的人,而且粮草多出自西川。如果杀了他,以后恐怕无人敢来送粮了。”孔明这才怒气稍平,下令解绑,杖责八十后释放。然而,苟安心中怀恨,连夜带着几名亲随投奔了魏寨。司马懿召见苟安,询问前因后果。苟安表示愿意为司马懿效力。司马懿心生一计,对苟安说:“孔明多谋善断,你的话未必可信。如果你能为我立下大功,我必奏明天子,保你为上将。”苟安问:“有何事需要我去做?”司马懿说:“你可回成都散布流言,说孔明有怨望朝廷之意,早晚要称帝。如果你能说服你主召回孔明,便是你的功劳了。”苟安答应后返回成都,找到宦官散布流言蜚语,说孔明倚仗大功,早晚要篡位称帝。宦官闻听大惊,立即入宫禀报皇帝。后主闻言惊骇不已,问:“这可如何是好?”宦官说:“可诏令孔明班师回朝,削去他的兵权,以防生变。”后主下诏宣孔明回朝。蒋琬出班奏道:“丞相自出师以来屡建奇功,何故突然宣回?”后主说:“朕有机密事需与丞相面议。”于是派遣使者星夜兼程宣召孔明回朝。

  在祁山大寨,孔明接受了使命,领受完皇上的诏书后,他抬头望向天空,深深叹息:“皇上年纪尚幼,身边必有奸臣作祟。我正欲为国家建功立业,为何又要我返回?若我不回,便是欺君;但若奉命而退,恐怕日后再难得此良机。”姜维忧虑地问道:“如果大军撤退,司马懿乘势追击,我们该如何应对?”孔明微笑道:“我已有计策。我们退军时,可分五路撤退。今日先退此营,即使营内只有一千士兵,我们也要挖出二千个灶台,明日挖三千个,后日挖四千个。每日退军时,都要增加灶台的数量。”杨仪疑惑地问:“昔日孙膑擒庞涓时,用的是增兵减灶的策略以取得胜利。现在丞相退兵,为何要增灶呢?”孔明解释说:“司马懿擅长用兵,他见我军撤退,必然会追击。他心中会怀疑我们有伏兵,所以会在旧营地里数灶。看到我们每日增灶,他却不知道我们是进是退,因此会疑虑重重,不敢追击。我们从容撤退,自然不会有士兵损失。”于是下令退军。司马懿预料到苟安的计划已经准备就绪,只等蜀军撤退时,便一同掩杀。他正在思考时,忽然报告说蜀军的营地已经空无一人,全军都已经撤退了。因为知道孔明善于谋略,司马懿不敢轻易追击,只带着百余名骑兵前往蜀营查看,命令士兵数灶,然后返回自己的营地。第二天,他又命令士兵赶到那个营地,查点灶的数量。回报说:“这个营地的灶台,比昨天又增加了一些。”司马懿对众将说:“我预料到孔明会多谋善断,现在他果然增加了兵力,增加了灶台。如果我们追击,一定会中他的计策。不如先撤退,再想办法。”于是,他命令军队停止追击。孔明没有损失一人一马,安全地返回了成都。后来,川口的土着人向司马懿报告说,孔明退兵时,并没有增加兵力,只是增加了灶台的数量。司马懿仰天长叹:“孔明用了虞诩的策略,骗过了我。他的谋略,我比不上啊!”于是,他带领大军返回了洛阳。这就是: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至于孔明退回成都后的情况,我们留待下文揭晓。


  (https://www.dingdiann.cc/xsw/41312/232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