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第172章 第 172 章

第172章 第 172 章


第172章番外之冬麦的事业

        奋斗了这么多年,  辛苦打下来了江山,眼看着三美集团在女儿的手中做大做强,这几年三美集团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产品远销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股价也顺势翻了几倍。

        就在今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中,  沈烈和冬麦凭着手中的股票,  进了前十,  除了他们自己,  江春耕的股票也进了前三十名。

        至于三福食品公司,  则由江秋收的儿子接手了,  现在经营得也不错,  虽不至于有大成就,但好歹能守住家业。

        至此,  沈烈和冬麦也没什么太多牵挂的,  五十岁的人了,  沈烈觉得“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所以这两年,沈烈带着冬麦,  走遍了世界各处,  去看年轻时候没来得及看的风景,  去卡拉哈里沙漠邂逅美丽的花树,去马达加斯加欣赏神奇的猴面包树,走入刚果雨林欣赏色彩斑斓的寄生花,潜入大堡礁清澈温暖的海水中欣赏色彩缤纷的珊瑚和庞大的鱼群,  在蓝山国家公园欢快地骑着山地自行车,甚至前往南极去和可爱逗趣的帝企鹅为伴。

        那些有人去的没人去的,两个人都走遍了。

        五十岁,  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定义的退休年纪。

        五十岁年纪很大吗?二十岁的小年轻听着挺大,但一步步走来,他们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岁月是如此地善待他们,到了这个年纪,也只是比年轻时候多了一些眼角的笑纹罢了,走出去别人乍一看,也不过是四十左右的夫妇在出行。

        但是五十岁的他们,不必为儿女牵绊,也不必为事业忙碌,一切都很自由,财富自由,人身自由,生活自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反正没人能管得了。

        这么玩了两年后,那一晚,两个人夜游尼罗河,看过了精彩的苏菲舞,望着开罗璀璨的夜景,当夜风吹起,沈烈抱着冬麦,在她耳边道:“我们还要去哪里玩?”

        冬麦微微倚靠在他身上,听着远处隐隐约约的音乐声,笑着说:“我们还是回家吧。

        ”

        沈烈:“好,那就回家。”

        回家,就意味着回到了现实,回到了那个热闹的俗世。

        沈烈在过去二十年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杰出企业家”,也曾经被选为陵城人民大会代表,他更有了不少头衔,他是全国政协工商联组的委员,是全国工商联的执行委员,经常出席各种高层论坛会议,可以说,这些年他的财富声望积累已经达到一个普通企业家所能达到的最巅峰。

        到了这个时候,真是什么都不缺了,声望,钱财,地位,尊重,所有的一切都在手里,甚至连子女都是那么出息,一个女儿接管三美集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个儿子进入科学院已经在相关领域做出了不小的成就甚至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杰出的几个年轻科学家之一。

        关键是,儿女的婚姻幸福,真是再圆满没有了。

        所以,接下来要做什么?

        冬麦选择了慈善。

        回顾自己过去的三十年,她有时候会感谢命运,给自己安排了激励自己的磨难,也给自己安排了指路的明灯,她是幸运的,机缘巧合,一步步地走来,她成为了知名女企业家,她读了在职的研究生,她见识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也知道了许多以前从来不懂得的道理。

        她庆幸,但是又后怕。

        哪怕过去了三十年,她依然会想,当初走错一步路,或者哪里运气差一些,她就不是现在的冬麦了。

        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几乎都出自于偶然,她努力地想找出其中的必然,一件事发生了,必然有缘由。

        她想来想去,最后能想到的也就是读书。

        人只有读书,才有见识,才能去尝试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才能拓宽思想,才能打破环境所给予的束缚。

        她回到乡里,走到东郭村,走到松山村,有人富裕起来了,但是读书的孩子还是少,读书的女孩子更是少,她又走到了山里,走到了那些贫困的地区。

        穷人家生好几个孩子,穿着从姐姐那里传下来旧外套的小姑娘

        抱着怀里的弟弟,那弟弟流着两通黑乎乎的鼻涕。

        十五岁的小姑娘初中毕业不上学了,准备梳绒,干几年梳绒挣钱给弟弟攒钱凑彩礼盖房子,之后便嫁出去给娘家挣彩礼。

        时代变了,但冬麦在那些年轻姑娘稚嫩的脸上依稀看到了昔日王瓜月的影子。

        冬麦对沈烈说:“我们以为社会进步了,时代变了,其实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前进了,改变了,在乡下,有些人看着富了,精神上还停留在过去。”

        哪怕有些人富裕了,但骨子里依然是原来的那个农民,要生儿子传宗接代,要高额的彩礼,要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要给老x家传宗接代,要做生意挣钱,读那么多书没用,女孩子读书更没用。

        甚至有些地方是这样的:把房子财产留给儿子,那是传统,把养老交给女儿,那是新风尚。

        于是她得出结论:“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慈善,遇到国家哪里有难处就捐钱,平时也给贫困助学和残疾人捐钱,但我觉得还不够,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放下一切负担了,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了。”

        沈烈对此自然赞同,其实如果冬麦不说,他也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为社会发光发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冬麦所说的,正是他也想做的。

        这件事,是回报社会,也是为了自己。

        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他们处于自我实现的那个层次,没有比做慈善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既然两个人都没意见,那说干就干。

        有钱,有闲,有地位,有能量,也有心,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沈烈和冬麦分别创立了两个基金会,一个是粉色助力基金会,用于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妇女儿童,一个是贫困助学基金会,用于帮助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

        这件事并不容易做,甚至可以说困难重重,但越是深入去做,冬麦越是意识到,这件事有多么重要和紧迫。

        不得不承认,最初的时候,是抱着一

        种“帮助别人”的心态,但是做久了,她开始觉得,这就是她自己的事,就是自己该做的,是比办企业更重要的事。

        她想起来王瓜月,用自己一条胳膊给弟弟换来彩礼的王瓜月,会想起来谢红妮,被娘家挟裹着非要闹腾婆家的谢红妮,也会想起那个走了很长时间弯路如今生活困顿的孙红霞,更会想起村里其它的年轻媳妇姑娘。

        她在贫穷的山村里看到睁着稚气大眼睛的小姑娘,天真而懵懂,不知世事险恶,小姑娘的父母憨厚保守却又传统。

        她会忍不住心酸,她知道小姑娘面前可以有两条路。

        如果没有外力伸出援手,她极可能会沿着她所有女性长辈的轨迹,就像那头永远围着磨盘转圈的老黄牛一样,世世代代循环下去。

        只需要添加一点点外力,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就是一条不同的路了。

        她又想起来当年的自己,甚至忍不住会想,当年但凡差了那么一点点,她会是什么样的?

        成为一个忙忙碌碌的农村梳绒妇,头发上沾满了毛絮,成为一个斤斤计较的婆婆正和儿媳妇大打出手,还是成为一个摆摊卖小零食的,在风中推着小车叫卖看到城管吓得到处跑?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是上辈子了!

        马上就要六万作收了,点进专栏收藏一下吧。


  (https://www.dingdiann.cc/xsw/4082/10227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