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零三章 这税,襄王府纳了!

第二百零三章 这税,襄王府纳了!


  朱文圭从小屋子里走了出来,他颤颤巍巍的跪在了秉笔太监王寅的面前,俯首帖耳,表示恭顺。

  他从来没有接到过圣旨,但是书上说,跪就应该是这么跪的,至于跪的是否符合礼仪,他并不清楚。

  当初他被关进来之前,连话都还不会说,这一关就是将近五十年的时间。

  送饭的小宦官都换了好几次,他未曾见过人,只听声音分辨。

  王寅将大明皇帝的圣旨宣读之后,将圣旨卷好,递给了朱文圭。

  朱文圭呆滞了许久,颤颤巍巍的说道:“臣,草民…奉诏。”

  作为一个建庶子,活在高墙里,他从十多岁才开始第一次说话,二十多岁才能和送菜的宦官言语几声,若非妻子,他连话都说不全,更别说读书写字了。

  圣旨并不是很难懂,他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十分恭敬的送走了黄衣使者。

  站在高墙之外,朱文圭回头看着那将近三丈的高墙,直到现在,他才知道他住了五十年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墙很高,楼很小。

  朱文圭有些眩晕的看着天日,他有些不敢置信,自己居然被活着放了出来,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也在赦免的范围之内。

  没过多久,一辆马车被宦官拉了过来,帮着他们移居凤阳。

  朱文圭夫妇和两个孩子,木讷的踏上了车驾。

  朱文圭不停的向外张望着,街上的景物和书里的描写,逐渐的对应了起来,他依旧感觉有点不真实,但是直到今天,他才知道,这个世界原来这么的热闹。

  车驾缓缓的驶离了南京城,向着凤阳而去,中午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两个宦官小厮,拿出了食盒,请四位用食。

  年轻人吃的快些,建仲和建瑞狼吞虎咽之后,便想下车,在得到了宦官和随行的校尉的首肯下,两个人在路边不断的触碰着路边的树叶、野草、石头甚至连蟋蟀都不放过。

  已经五十多岁的刘氏,是当初汉王府造反的时候,被连累的人家,她被送进了那高墙阁楼里一住就是二十多余年。

  她搬了个小马扎,就看着两个从来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们,跑来跑去。

  这是条小路,来往的行人并不是很多,偶尔有背着锄头走过的农夫,对着他们,不停的指指点点。

  刘氏挥着手,示意两个孩子过来,她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笑着说道:“咱们呀,以后不会被关着了,咱们啊,重见天日了。”

  刘氏有些哽咽的说道:“母亲没有骗你们,咱们真的出来了!”

  “母亲,真的不用回那个看不到日头的小楼里,继续住着了吗?”建仲愣愣的问道。

  刘氏重重的点了点头,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重重的点头说道:“不用了,我们,再也不回去了,不用了。”

  建仲和建瑞两个孩子,终于露出了喜悦,他们连朱姓都没有,只能姓建。

  两个孩子,还以为自己还要回去,直到母亲说不用回那个高墙小楼里,两个人颇为兴奋的跑来跑去。

  路边有条,浅浅的小溪,两个人之前只从书上看过,他们嚎叫一声,便风一样的跑过去,踩进了不到膝盖的水中,随意的玩闹着。

  “母亲,我抓到了一条鱼,你快看。”建仲高声喊道。

  刘氏露出了笑容,擦掉了眼角的泪水,终于被放了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缓缓落山,两个玩够了的孩子,便上了车,换好了干的衣服,围着朱文圭和刘氏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宦官和校尉们,收起了小马扎,拉着车,向着远处的凤阳孝陵卫而去。

  车驾在夕阳之下,拉出了一道极长极长的影子。

  襄阳城南的绿影壁巷的襄王府,光影壁墙就有三丈多长,两丈多高。

  整个襄王府,围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宽六丈,上宽二丈,约有五百亩地,城垣有四个城门,城楼上覆以青色琉璃瓦。

  过端礼门,就是承运殿,殿内窠拱攒顶,中挂画为蟠螭,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

  殿中的座位用红漆金蟠螭。

  而襄王朱瞻墡,此时就坐在了红漆金蟠螭王座之上,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消息。

  他现在很怕,太后收走了他的金印之后,他就一直生活在惊恐之中。

  好端端的怎么就天子北狩了呢?

  好端端的怎么就请了王府金印呢?

  他在襄王府吃好喝好睡的好,早就没什么大志向了,抓到权力那都二十四年前的事儿了。

  造反?那是人干的事儿?燕府造反,废了多大的力气?那是多大的天命,才成功的?

  朱瞻墡一点都不想关心朝里的事儿,他只是个襄王,他只想待在自己的王府里,整天花天酒地。

  但是奈何天子北狩,他就卷入了这等漩涡之中。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他自己能不清楚吗?

  他曾经在北京城里做过监国!

  当今陛下是什么人?那是太祖太宗一样的狠人!

  太庙杀人!

  那是什么样的暴君,才能干出来的事儿?

  他一直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生怕哪天锦衣卫突然出现在王府门前,把他的门正,一刀剁了,然后送他去北京的高墙或者南京高墙内,生活。

  那日子他看一眼都嫌多余。

  或者干脆,把他整个王府杀的干干净净。

  他的存在,威胁到了当今陛下的皇位!

  “大王,大王,殿下!南京传来了好消息。”长史宋案,提着衣摆冲进了正殿之内,上气不接下气,却是喜笑颜开的说道:“殿下,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朱瞻墡瞪大了眼睛,难不成,锦衣卫要来了?

  宋案喘匀了气儿,俯首说道:“陛下赦免了建庶人和汉庶人,现在都移居凤阳去了,还给了粮、柴、米,孩子可以婚配。”

  朱瞻墡的眼神越来越明亮,随即左拳锤在了右掌之上,大喜过望的说道:“着呀!”

  朱瞻墡在正堂之内走来走去,越走越是高兴,越走越是兴奋,他忽然仰天长笑,肩膀都抖了三抖。

  “诶呀,咱们这个陛下啊,好!”朱瞻墡乐呵呵的说道:“今天王府总管、典宝、典厨、仪宾、伶人,每人赏三两银子,不,五两!就五两银子!”

  “诶呀,传下去,今天赐席,府上都吃吃喝喝,热闹热闹。”

  宋案眉头紧皱的说道:“殿下,这,这一百多伶人,每人都五两银子,那要五百两了!”

  朱瞻墡一拍脑门,点头说道:“啊,对对,那就伶人三两,不不,还是五两,大家都乐乐呵呵的。”

  “今天啊,比过年还高兴!”

  “让审理,立刻上封奏疏,快马送到京城!就把赦免建庶人和吴庶人的事,好好的夸一夸,夸得天花乱坠,世间少有!”

  朱瞻墡一摸脑门,自己担心那么多干什么,陛下真的要杀,京城还有个稽王府呢,要杀也是先杀稽王府,他这襄王府还得排第二。

  宋案眼神不断流转,他低声说道:“殿下,当初先帝可是赐下了四万顷田,再加上商贾、缙绅挂靠,那得有五万顷了,明年可是要缴税纳赋了。”

  朱瞻墡立刻便有些不开心了,五万顷田都得缴税纳赋,他自然是心疼,其实朱瞻基赐给亲兄弟五万顷田,最后只有不到九千顷到位了。

  后来这三万多顷,都是到了襄阳后,这二十余年,不断的挂靠来的。

  朱瞻墡真的是越想越气,五万顷田什么概念?

  亩税三斗,超过一五十万石的正赋了!

  那都是钱啊!

  “田极熟,米三石,春花田一石半,然间有之。共三石为常耳,稻麦两熟田,则每年亩收稻两石、麦一石。”朱瞻墡开始快速的算着账目。

  他的田有水田,有上田,也有下田,算来算去,他王府一年有近六百万石的粮食收成。

  他的田只有不到两万顷地是自己的,剩下有三万夺顷是挂靠而来,这六百万石,大约有四百万石是别人挂在他名下逃税用的。

  他自己大约只有两百多万石。

  七成是别人的!

  他思考了许久之后说道:“把挂靠的全都清出去,要抗税,他们自己抗好了,把咱们王府的田册,一并送到京师去!”

  “孤是陛下的皇五叔,陛下的政令,怎么能不遵从呢?”

  “这税,孤纳了!”

  他大约算了算,一五十万石的税,其实按着襄王府册,只需要缴纳五十万石左右。

  那他手里还留着大约一百八十多万石,这么算下来,其实王府的收益,并没有差太多,只是少了许多的孝敬罢了。

  孝敬重要还是人头重要?

  扬州的瘦马重要,还是王府上下这三百余口人的脑袋重要?

  朱瞻墡算账可是非常明白的!

  他又想了半天说道:“挂靠的田,清出去之后,把王府四城门,给孤落锁,孤除了黄衣使者,谁都不见!爱谁谁!”

  “让唱班、戏台搭起来!让伶人、乐工吹打起来!让舞姬、歌伎舞起来!”

  “陛下那话怎么说来着?哦,对,贪,乃万恶之始。”

  “吩咐下去,接着奏乐,接着舞!”

  朱瞻墡没了性命之忧,自然想起了享乐。

  按照襄阳米价一石五钱计算,其实襄王府一年即便是缴税纳赋,还能剩下九十余万两银子。

  于谦于少保,住在九重堂里内,乃是从一品的大员,一年维护九重堂,上上下下,全算上,不过九百两银子。

  襄王府一年的收益能养一千个于少保!

  朱瞻墡算了算,造反的成本太大了,弄不好就是全家被砍头,而且概率极大。

  不造反,陛下从襄王府一年拿走二十五万两银子,他还剩下九十万,可以接着奏乐,接着舞。

  至于陛下和缙绅们要怎么算账,那是陛下和缙绅们的事儿了,他把门一关,享福去了!

  爱谁谁!

  孙太后要金印,襄王府给了,让他做皇帝,他又没做。

  皇帝要天下诸王、勋臣、外戚、缙绅一体缴税纳赋,他襄王连鱼鳞册都交了,按制纳税。

  这要是再有锦衣卫登门,那还有天理吗?

  这田册,也就是鱼鳞册,随着襄王府的诏书一起送进京城的时候,都是十月份了。

  京师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西山的枫树已经慢慢变红,像是染料泼洒一般。

  朱祁钰拿到襄王的奏疏和鱼鳞册。

  “这襄王不咬饵儿呀。”朱祁钰无奈摇头,襄王显然是条大鱼巨物,但是这鱼活的久了,就很精明了。

  


  (https://www.dingdiann.cc/xsw/3652/67576117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