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楼:庶子称雄 > 第350章 再下江南

第350章 再下江南


第350章再下江南

一时吃完了饭,又吃了些茶点。

贾母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众人随行。

一带发修行的女子,身穿缁衣,忙将众人接了进去。

贾琮此时酒劲已上来,醉眼朦胧中见那女子身材高挑,娥眉星眸,樱桃小嘴,清冷如仙,竟是个绝色美人儿。

“宝姐姐,这是……”

“哼,是不是相见恨晚呢?”黛玉在旁边低声道,方才秦可卿的事情还没说清楚,又在得陇望蜀。

贾琮讪讪一笑。

宝钗抿嘴笑道:“这是府里请的世外高人,主持栊翠庵,名叫妙玉。”

贾琮恍然,难怪难怪。

这边妙玉招呼贾母等人在院子里喝茶,贾琮哪里还敢喝水,只觉腹内翻江倒海,酒意尿意齐飞,忙悄悄摸进禅堂,随意寻了个姑子卧房,找着恭桶,痛快放了水。

见这房间虽然简陋,床榻倒也干净整洁,还有股淡淡的檀香。

贾琮此时也有七八分酒意,便一屁股坐到床上,本来只想坐坐,不承望身不由己,身子一歪,便沉沉睡去。

外面,黛玉忽见贾琮失踪,忙轻轻拉了拉宝钗的袖子,道:“琮哥哥不见了。”

宝钗环视一圈,道:“想是更衣去了。他这么大个人,你还怕他丢了不成。”

黛玉轻哼道:“我倒不怕他丢,只怕他又去探哪家姑娘的香闺了。”

宝钗闻言大羞,嗔道:“再胡吣,仔细我再不理你。”

黛玉吃吃笑着求饶。

这时,妙玉过来把两人衣襟轻轻一拉,二人随她出去吃梯己茶,便把贾琮这事儿忘了。

吃过茶,众人出来,贾母眼睛一扫:“怎么没见琮哥儿,方才还在。”

众人道:“或是有事先去了。”

贾母点点头,也不理论,带着众人离去。

却说妙玉送走众人,吩咐收拾了茶具,又在禅堂中静修半日,方回房更衣。

刚进屋,便闻到一股浓郁酒味,转过屏风,听到轻微鼾声,只见一身着雨过天青色祥云曲水提花纹锦袍的年青男子,靴子也没脱,正大摇大摆躺在自己的绣榻上,好梦正酣。

妙玉又羞又气又怒,她素有洁癖,又出身官宦人家,从来视男子如草芥,哪里忍得下这等奇耻大辱,哪怕对方是伯爷。

因冷喝一声:“荡寇伯!”

贾琮猛然惊醒,手按刀柄,翻身坐起,见是妙玉,松了口气,道:“干什么,吓我一跳。”

妙玉忍着气道:“久闻荡寇伯大才,怎么如此无礼?竟跑到我房里……”

贾琮一愣,发觉自己睡错了地方,忙道:“这是你的房间?

抱歉,我以为是哪个姑子的房间。伱这房间也太简陋了些。”

“方外之人,身外无物,何分简陋精致。”妙玉淡淡道:“再说,伯爷此言无理,莫非是寻常姑子的房间,伯爷便可这般随意么?”

贾琮倒也知道她的脾气,耸耸肩,道:“寻常姑子的房间,我睡了便睡了,她们也不敢说什么。”

“伯爷名满天下,不意却是这般仗势欺人的无礼之人。”妙玉冷笑道。

本来妙玉因贾琮的诗词,还对他有几分好感,现在直接将其打入轻薄无行的登徒子行列。

贾琮皱了皱眉,刚喝了许多酒,现在只觉口干舌燥,哪和她废话,起身下床,拿起桌上的茶壶看了看,空空如也。

“怎么茶水都没有。”贾琮摇了摇头,便欲离去。

妙玉有些委屈,她素来讲究,从不喝冷茶陈茶,都是现泡现吃,故房里没有茶水。

且自到荣府以来,宝玉素来对她敬若神明,哪里如贾琮一般,混不将她放在眼里。

“伯爷且慢,我让姑子倒茶来便是。伯爷请。”妙玉鬼使神差叫住了贾琮,把他引到旁边禅房里。

贾琮微微一顿,先喝两杯茶再说。

姑子端上茶来。

“伯爷请,这是旧年蠲的雨水泡的老君眉。”

妙玉认真审视着贾琮,她倒要看看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大才子,究竟是个什么人。

贾琮闻言,忙叫住那姑子:“回来,我不吃这顽意儿,拿寻常井水泡茶来就行。”

“伯爷这是……”妙玉不解。

贾琮道:“并无他意,只怕吃了拉肚子。”

妙玉玉容一僵,无言以对,这混账不识好歹,竟是个俗流蠢物,真真儿糟蹋了那些诗。

片刻,姑子重新端上茶来。

见茶盅着实细小,贾琮一口气儿喝了七八杯,才满足地叹了口气。

妙玉心中冷笑,饮牛饮驴。

贾琮喝了茶,想了想,觉得也要说几句客套话,因笑道:“妙玉姑娘,实在对不住,弄脏了你的床,知道你爱干净,回头我叫人把你的床换张新的。”

妙玉忙摆手道:“不必,心若无尘,床又怎会脏。”

心里却暗骂,你个伯爷也不思量,平白无故让人来换我的床,指不定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贾琮心中暗笑,小丫头片子,装什么得道神尼?

故意笑道:“那恭桶要不要换呢?”

“你……”妙玉气结,顿时破功,这浑人竟然与她共用恭桶,一时又羞又恼,竟说不出话来。

“你,你怎么与我说这些话,也不嫌腌臜。”半晌,妙玉才涨红着脸,啐道。

“咦,方才师傅不是说心若无尘就不脏么?”贾琮笑道。

妙玉恼羞成怒,道:“你这么个人,还是天下闻名的才子,怎么这般……有辱斯文。”

贾琮笑道:“大丈夫行事,畅情适意,随意所之,何惧人言?告辞,不送。”说罢,拱了拱手,径自去了。

妙玉看着他背影,一时无言,不知是气是恼是羞还是窘。

——

次日,养心殿

戴权正奉旨为地下的霍鹏、董仪两个大学士朗读河南巡抚丁先的一封密折:

“……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查旧例,人丁五年一审,分为九则,上上则征银九钱,递减至下下则征银一钱,以家之贫富为丁银之多寡,新生者添入,死亡者开除,此成法也。

无如有司未必能留心稽查……且又相沿旧习,每遇编审,有司务博户口加增之名,不顾民之疾痛,必求溢于前额。

故应删者不删,不应增者而增,甚则人已亡而不肯开除。

子初生而责其登籍,沟中之瘠犹是册上之丁,黄口之儿已是追呼之檄,始而包赔,既而逃亡,势所必然。

今论治者,皆知其弊,然以为祖宗之法,莫之敢言变,岂不诚恭顺哉?然未深思国家治败之故也。今之法例,虽云承列圣之旧,实皆汉唐以来之弊政也。

我先帝抚有天下,采前朝之遗制,不过因其俗而已,然则太上皇已变太祖、太宗之法矣。

夫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若病既变而仍用旧方,可以增疾;时既变而仍用旧法,可以危国。

董子曰:“为政不和,解而更张之,乃可以理。”《吕览》曰:“治国无法则乱,守而弗变则悖。”《易》曰:“穷则变,变则通”,故当今世而主守旧法者,不独不通古今之治法,亦失列圣治世之意也……”

待他念完,熙丰帝道:“两位爱卿,丁先的意思是如今新法以至不得不行之境,尔等以为然否?”

董仪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丁巡抚之言极是。

自陛下登基至今,十年矣,而国库日益空虚,百姓日益困苦,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观历代之事,此乃王朝盛极而衰之兆也。

幸而上年如海得贾琮之助,送来海量银子支撑大局,否则何以应辽东、西域之战事?今陛下威望日隆,朝局底定,大行新法,正当其时也。”

熙丰帝点点头,叹道:“爱卿所言深合朕意。朕御极十年,寸功未建,愧对列祖列宗,实是处处掣肘……夙兴夜寐,未尝不思及此也。”

两人忙道:“陛下雄才大略,古今罕见,臣等得遇明主,三生有幸。”

熙丰帝摆手道:“恭维话就不说了,若大行新法,当如何做?”

霍鹏道:“臣以为,新法之根本在于摊丁入亩、在于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故必为权贵豪强所不容,故臣以为,当有‘两难两不动’”

“说来。”

“是。两难者,一是直隶省,京畿之地,宗亲、勋贵、豪门、官宦何其多,一旦推行不力,恐生大变。

二是南省,金陵之地,六朝古都,世家豪门比比皆是。江南又是天下膏腴之地,若出了纰漏,则国朝震动,不可不谨慎而行。”

“两不动者,乃各省未定之前,西南土司之地,不可动,九边之地,不可动。若动,必先有猛将强军,以雷霆之威震慑诸侯,方可使新法摧枯拉朽,如卷席矣。”

熙丰帝神色凝重,点了点头,道:“时不我待,朕隐忍十年,岂能再尸位素餐,坐视国运衰颓,卿等可有良策。”

霍鹏沉声道:“臣以为若京畿、江南得以推行新法,则其余各省传檄可定,而此二地,宜先南后北,江南若定,则赋税充盈,百姓鼓舞,朝堂中人又何敢逆流而动?”

熙丰帝道:“前日两江总督顾涛密奏,江南豪门富室联络有亲,聚为一党,煽动佃户,唆使家奴,对抗新法。

而督抚州县衙门中,大小官吏皆彼辈之人。守备衙门、督抚标营,兵疲将懒,暗收好处,不堪使用。

堂堂总督竟有力难施,力请朕派得力猛将助之,若不能大行新法于江南,愿提头来见。”

霍鹏笑道:“顾总督既立下军令状,可见定有愚公移山之志,陛下何不应他所请,派员助之。”

熙丰帝微笑道:“当派谁为好。”

霍鹏、董仪相视一笑,道:“陛下既有爱将,臣何须多言。”

熙丰帝哈哈大笑,当年初出茅庐的稚嫩少年,打磨了几年,可堪用矣。

贾琮一大早被太监宣进宫里,还不知什么事,在偏殿等了许久,才命陛见。

“臣贾琮叩见皇上。”贾琮随太监进去,他方才已得到消息,是为新法的事。

“平身。你先看看这本折子。”熙丰帝示意戴权把河南巡抚丁先的折子给贾琮。

贾琮接过来装模作样看了半天,许多地方不懂,不过最后一句“臣请力行新法”看懂了,便把奏折还给戴权。

“你也曾在辽东行过新法,当不陌生,说说你的见解。”熙丰帝道。

啊?贾琮一呆,他折子都只能看懂三四成,能有什么见解。

要说见解,他只有一个,新法就是搞钱、弄银子,这怎么说,忙看向霍鹏、董仪两人。

霍鹏笑道:“荡寇伯乃身体力行之人,在陛下面前,据实而奏便可,不必顾虑。”

贾琮只好硬着头皮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新法乃万世良法,不过若想推行甚难,即便推行之后,能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者,亦难。”

“哦?难在何处?”熙丰帝道。

“难在积弊已深,积重难返,非大魄力大智慧者,不可为之。”贾琮道。

“说的不错。两江总督顾涛便是大魄力大智慧之人,只是身边无得力之人辅佐,朕欲派你去江南协助他推行新法,你可愿往?”熙丰帝看着地下的贾琮道。

贾琮心中咯噔一声,这分明是让自己去杀人灭族……不过他如今身为锦衣提督,天子爪牙,哪敢说个“不”字。

只得拱手慷慨陈词,道:“臣家世受皇恩,今皇上既有所命,臣岂有推诿之理,自当奋力向前,死而后已!”

熙丰帝微笑道:“好。那你尽快启程罢。”

“臣遵旨,定不负陛下圣恩。”贾琮叩首退下。

待他去后,霍鹏笑道:“贾史王薛乃金陵首屈一指的望族,为江南豪绅瞩目,荡寇伯又素来机敏果敢、杀伐决断,如今又掌着锦衣卫,顾总督当无忧矣。皇上识人善用,臣佩服。”

熙丰帝微笑道:“非只如此,贾琮于新法一道,素有心得,让他和顾卿切磋切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未尝无益。”

“陛下圣明。”

熙丰帝拈须微笑,新法若能在江南推行,便可在旧法的天幕上撕开一大条口子!


  (https://www.dingdiann.cc/xsw/21284/230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