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穿越之后记得来打卡
下午五点,才算是完成了任务,校领导宣布:直接原地解散回家,杨谚先是把扫把还回了家,大嫂是全职主妇,勤劳得很,家里都是一天扫两次,扫把可缺不得。
然后再度推着自己的小车儿出了门,上午陪着李祝买自行车,下午又去义务劳动,他是水米没打牙,全靠早晨那点儿吃的撑着呢。
今天杨谚预备好好祭祭自己的五脏庙,虽然他滑的飞快无暇顾及周围风景,但也发现似乎滑板车在路上出现的多了起来,不过也都是木头的,有一些还刷了漆,可见辛寺街道做的滑板车还是有些销路的。
路程不远不近,杨谚的目的地在隆福寺,隆福寺的南口比较宽,就开在猪市大街上,正对着隆福寺的山门。
现在的猪市大街还算名副其实,还有很多“猪肉杠子”,京城很少会称猪肉铺、羊肉铺,而是叫做“猪肉杠子”、“羊肉床子”。
每家“猪肉杠子”的店铺门口,都挂着一串吹足了气的猪尿泡当幌子,像是白色的气球。
整个猪市大街沿街的白色“气球”,远看像是一片云,可称是相当壮观了。
从南口拐进不远,便是原来隆福寺的山门,从山门往右一拐,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叫隆福寺街。
后世到京城旅游吃的大多是千篇一律,但现在的京城堪称原生态,又有卢园这个老餮师父指点,杨谚知道了不少安抚胃口的小门路。
就在这个隆福寺街上,有一家叫“白魁”的小店,烧羊肉堪称京城一绝,与东来顺的涮羊肉、“烤肉季”的烤羊肉、月盛斋的酱羊肉,并称老京城羊肉四大家。
到了“白魁”门口,杨谚使劲闻了两口香气,顿时口舌生津,馋虫在胃口里跃跃欲试。
下次来再“宠幸”你,杨谚看着“白魁”的招牌,狠狠咽了口口水。
又滑了两步,到“白魁”东侧,这里是大名鼎鼎的蟾宫电影院,电影院对面就是杨谚的目的地——“灶温”。
“灶温”的含义是灶不熄火,也不打烊,随来随吃,灶总是温着的。
这个店极有名气,三十年代金少山、尚小云、奚啸伯经常来光顾,战争胜利后,叶升陶先生从大后方回到京城,朋友为其接风也是在灶温。
只不过到了国党时期,通货膨胀十分严重,而且多次变更币制,从“联合准备票”到法币、关金、金元券,几经兑换资金全光,灶温负债累累,山穷水尽无法维持了。
现在的小店是建国后开的,只是再不复先前的规模了,只能算个中等小饭馆了,倒是一些老吃家经常光顾。
杨谚刚进门,就有人过来接过他手里的滑板车,问好道:“又来了您呐。”
小店延续的是老式传统,依旧用堂头儿招呼客人。
堂头差不多相当于服务领班,说是前厅经理也不为过,讲究一要殷勤,让客人宾至如归。
二要嗓子好,嘈杂环境里,又没有对讲机,能协调好服务也是個功夫了。
三是招子亮,要一眼看出客人高低贵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脑子还要好,最好是来过一次的就能记住。
像天下第一楼里常贵,甚至能关系到整个饭馆的生意,算是堂头里的模范了。
“诶,周大爷,来了。”杨谚来过两次,也算是熟客了,这个周大爷年纪不小了,从小就在灶温工作,现在儿子、孙子依旧在灶温学徒打杂,什么都干。
“今个儿来点儿什么,跟您说,有新出的伏酱,尝尝鲜么?”周大爷一边问一边推荐,却又不让人厌烦。
杨谚听的眼睛一亮,忙道:“那托您给我点一碗炸酱面,我尝尝新酱。”
俩人你客气你的,我客气我的,也感觉颇为舒适。
“那给您拼个座?”这是商量的语气,店小人多,拼桌是正常的,但总有人不太习惯,就得安排独坐。
“老周,甭客气了,让这小子跟我坐就成了。”有人高喊回应道。
杨谚看过去,这人也算是自己一个“吃友”了,人称夏四爷,这一片有个号。
他忙点了点头:“就坐夏大爷那,周大爷您安排吧。”
喊夏四爷是同辈的尊称,作为小辈的杨谚还是尊称“大爷”或者“四大爷”合适。
“诶,好嘞,您请。”周大爷把杨谚带到座上,挪好了凳子,才高喊道:“小碗干炸一碗。”
夏四爷又道:“再给我来一个水晶肉,这小子赏脸跟我一桌,咱也不能差事。”
“夏大爷您这也忒客气了吧。”杨谚赶紧推辞道,水晶肉就是水晶肘子,这可太破费了。
“嘿,爷高兴,老周报菜!”夏四爷一瞪眼,冲周大爷喊道。
周大爷忙道:“咱夏四爷是出了名的局气,看得起的,房子不眨眼都能送,看不起的,甭管多大权多大势,不带看一眼的。”
他先夸了两句夏四爷,又和杨谚道:“交到夏四爷,就擎等着享福吧您呐,哈哈。”
“你特娘的哪来那么些话。”夏四爷笑骂道,看得出这话是搔在了他的痒处。
周大爷没回话,又给俩人卖了个笑,报菜道:“水晶肉来一份诶。”
周大爷儿子叫周贵,一见杨谚落座,就递上了热手巾把儿,这是擦脸用的,又给沏上茶,上了餐具。
这服务实在没话说,杨谚每次来都倍感享受。
这还没完,又送上拳头大一碟的小酱罗卜,这一般选的都是应季小菜,紧接着又上面码——豆芽菜、青豆咀、或黄瓜、水罗卜、蒜瓣,此外姜汁、椒盐、芥末、辣椒油也是应有尽有。
杨谚先问候道:“夏大爷您是天天下馆子啊,每次都能看见您。”
“害,我都这岁数了还不能享受享受啊。”夏四爷不以为意道,老头看样子差不多六七十了,也算是高寿了。
虽没人和杨谚说过夏四爷的故事,不过看他不差钱的样儿,肯定是有一番曲折故事的。
这时候水晶肉上来了,夏四爷便劝菜道:“尝尝,你尝尝。”
杨谚也不客气夹了一片入嘴,这时候再推辞就太小家子气,不招人待见了。
夏四爷看杨谚动筷儿,他才也动筷夹了一口,咀嚼下肚,才评价道:“‘遭瘟’还就这干炸和一窝丝地道,其他的都差点行市。”
“遭瘟”是和“二雷子”一样性质的外号,算是爱称。
他点了点水晶肉,摇了摇头:“酱货儿还得是天福号啊。”说着就再不碰水晶肉一下了。
杨谚暗暗撇嘴,他虽然是个厨子,却不会挑嘴,只要不难吃,泡面他也吃的津津有味,不像夏四爷这种老吃主,非某某不吃这样讲究,杨谚还没到这个境界。
这时候有个半大小子端来一碗热乎乎的烧羊肉,对夏四爷道:“大爷,羊肉来了。”这是刚从白魁端来的。
这是周大爷的大孙子,属于是堂头预备中的预备岗,皇太孙一枚。
“好小子,把我的一窝丝端过来。”
“一窝丝”就是把面条抻得很细,跟后世机制的龙须面差不多,然后烙成饼状,上手一抖落,便成了一窝丝,入口酥脆,香极了。
夏四爷笑呵呵的把烧羊肉汤浇到一窝丝上,满意的喝了一口汤,这时杨谚的小碗干炸也到了。
小碗干炸其实就是炸酱面,手擀的白皮面,配一份干炸的肉丁酱,酱上面汪着一层油,拌上菜码,地道!
(https://www.dingdiann.cc/xsw/13696/233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