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 143. 太宗上位计【十五】 即便是在太宗界,……

143. 太宗上位计【十五】 即便是在太宗界,……


【虽然我们总说盛世大唐,又因为贞观之治过早的出现而对于唐朝有一种谜之错觉,仿佛自这个王朝诞生之[ri]起的那一天,就注定恢弘。

  然而,隋末的叛乱实则一举将华夏大地踹回了南北朝时期的纷乱之中,在此之前由于不做人的隋炀帝的挥霍,导致““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掬为茂[cao]”,可以说是百姓困穷,财力俱竭的天糊开局。

  比起汉朝的开局,也就勉强好上一点,但不多,好上的那一点搞不好靠的还是一千年来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汉朝皇帝:……

  有没有人为他们发声。

  生的年代早不是为了给你们做对比用的啊。

  刘恒等人更是一[kou]梗住。

  知道了,知道了,在努力赚钱了,不要再提汉朝很穷这个事实了。

  【李渊当皇帝的时候,虽然也不能说约等于无,毕竟多少还是干了点人事,靠着一双儿女基本推平了天下,又重新颁布了均田令和以绢代役的赋役令,初步开启了休养生息的又一次历史进程。

  不过效果嘛,就泛善可陈了。

  武德年间,民间的大部分地区仍旧是城郭空虚,道路萧条。学界普遍认可,唐王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王朝真正的巩固,发生于唐太宗治下的贞观时期。

  合着二凤真就一代人干两代人的活呗。】

  李渊虽然已经放弃从天幕的[kou]中听到任何关于自己的任何褒奖。

  但是骤然听到天幕如此[yin]阳怪气,还是忍不住在心中为自己辩驳。

  你自己不也说了吗,李世民武德九年就要政变上位了,那他才当了几年皇帝啊,哪有这么快出成效。

  反正无论如何,他都是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的。

  还有……

  你这个天幕什么意思,借机夸李世民就算了,还嫌弃他辛苦,干的活多?

  内涵谁呢!过分!

  【毕竟在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自京师至河东等地,百姓饥馑,一匹绢才能换得一斗米,导致百姓为了生存,只得东西逐食。

  外又有突厥侵扰,边疆州县[sao]然。

  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天灾人祸。

  然而,等到贞观三年之时,便已关中丰[shu]。待到贞观四年,更是得以一见突厥可汗于长安跳舞这一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景。

  不过三四年的光景,唐帝国已然踏上了新的征程。】

  李渊觉得自己脸有点痛呢。

  方才还为自己找补理由说是因为时间不够,结果竟然李世民也只花了三四年时间,他早该想起来的,天幕之前分明提过贞观四年突厥被灭的事,不过方才情绪太过激动,一时之间竟然完全忘却了这回事。

  李世民矜持地抿了抿嘴,虽然心底很骄傲,但是要稳住。

  这些事情有什么好骄傲的呢,不过是不夺农时,让那些昔年流落在外的流民可以回归故乡,重拾农桑罢了。

  算算时间,第一[bo]收获的时间可不就该是在贞观三年左右嘛。

  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但是听着身边群臣的恭贺之声,还是很高兴就是了。

  【除了解决隋末战乱的遗留问题,唐太宗还得负责解决李渊负面政策带来的一些连带问题,譬如说李渊为了拉拢那些趁着天下大乱割据州县的“地头蛇”们而大量增设的州县和州县官职,导致唐太宗即位之时竟然一度出现了民少吏多的尴尬局面。

  既然是弊端,那就改掉。

  于是唐太宗果断大并州县,[jing]简官员。

  看着削减后的官员数量,二凤表示很满意。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来自唐朝集团董事长的金玉良言。不知道饱受冗官问题的宋朝读书人看了这么多书,怎么就没看到这句话呢?

  哦,因为你自己就是靠荫补做的冗官啊,那没事了。】

  李世民至今仍旧觉得自己的这个观念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朝廷之中也就这么多事,要这么多官员做什么?还嫌现在的朝堂不够拥挤吵闹吗?

  再多来一点,大家观念各不相同,岂不是要[lang]费更多的时间在达成共识之上。

  官员在[jing]不在多,若是善于政务者,虽然少,但也足够了,若是本就不善政务,他就是请上再多来,也没有用。

  被cue的宋朝读书人:???

  这能忍?

  这天幕岂不是在内涵他们读书少?

  《贞观政要》之中的话,他们如何可能没有读过?只是这话跟自己的利益相冲突,自然就要当作没有看到咯,非但要当作没有看到,若有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得奋起反抗呢。

  再说了,本朝的冗官跟唐朝的根源可大不一样,岂可相提并论。

  【不过也是,宋朝睁眼瞎的文人也不是这一回两回了,懂你们灵活的下限。

  毕竟咱二凤是一个对一切问题都喜欢留下自己的评论,经常因为话太多而出现起居郎奋笔疾书也写不完的社畜悲惨上班境遇一览。

  譬如对于战争问题,二凤同志便在自己为太子李治编写的《帝范》之中做了一番评论,不应好战,好战则人凋,但也绝不能忘战,忘战则人殆。

  因此兵甲不能全除,但也绝不能常用。

  估计宋朝文人引用典故的时候可能就节选使用了吧,俗话说的好吗,“断章取义”,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不对,宋朝兵甲挺备的,就是没什么战斗力就是了,跟全除竟然殊途同归了。】

  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话想要反驳天幕,不知道天幕缘何要对他大宋的文人如此刻薄。

  又想起了数[ri]之前那次天幕之中他宋朝之后的举措,顿时感觉自己好像被周遭的百姓狠狠地剜了一眼。

  可他们分明就是按照孔孟先贤所教导的那样做的嘛。

  他们才没做错!定是这些愚民为天幕所蛊惑!

  孔孟:……

  莫挨我,我没这么教过。

  李世民表示,天幕你给他解释一下,什么叫因为他话太多而导致起居郎的悲惨境遇?

  他看向身边的起居郎,好似非常温和地询问。

  起居郎:……

  陛下你觉得这像是我会说真话的场景吗?

  虽然他也没明白什么叫社畜,什么又叫上班,但是就天幕前面那细致形象的描述,已经让他想起了之前无数次不忍回忆的场景。

  他们家陛下思路又跳脱,文采又不错,引经据典的,能记录下来,得亏了他的好记[xing]啊。

  而身处在另一个宫殿门[kou],年纪也不大的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殿内自己几案之上的书籍,撇了撇嘴。

  他阿耶果然不够爱他。

  他也是太子啊,怎么他就没有阿耶亲自编写的《帝范》呢?

  【除了在农业上劝课农桑,注重农业,在选官之上,不拘一格,在从谏如流之上连魏征那个炮仗都能忍住,在军事之上更是坚决贯彻了自己的休息几年打一场的频率,最终亲手将唐朝推向了盛唐时期。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岭表,自山东自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

  此等治世,是对贞观之治一词最完美的褒奖与解释。】

  李世民随着天幕渐渐放缓的语气开始构想其描述之中的画面。

  那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

  夜不闭户诶!

  试问哪个心怀天下的皇帝不希望在自己的治下能够见到这样的场景呢。

  虽然现在的大唐还有点穷,但问题不大。

  他终有一[ri],必定会实现天幕之中所讲述的那个画面。

  斗志起来了!

  天幕结束之后就立刻召见文武百官进宫议事!

  【但二凤陛下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明君的典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经历了隋末的农民大起义之后,看到了隐藏在忍无可忍之后的人民心头的那一把足以燎原的大火,最终让昔[ri]不可一世的,终结了数百年分裂的隋朝为他们的愤怒而付出了亡国的代价。

  于是,自唐太宗起,“民治”这个观点才终于正式走上了中华历史的政治舞台。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观点的提出与践行,最终使唐太宗充分发挥了蕴藏在“民”身上的重大潜力,最终得以创造了一个超乎时代的文化灿烂,国力鼎盛的封建帝制国家。

  我们当然没有理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嘲笑在此之前的那些古人之鼠目寸光,连这一点显而易见的道理都不明白,但毫无疑问,作为此种观念的第一个提出者和践行者,并为后世所传承的唐太宗,其眼光与见识是深远的,是远超时代的。】

  沉迷谶纬之说的众人:???

  这,天幕是在内涵他们吗?

  “民治”?这又是什么东西?

  李世民却更敏锐地深想了一层。

  天幕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民”,提到了百姓。更关键的是,她方才说什么?

  自己建立了一个“超越时代”的帝国?

  这个超越时代,是为何意?

  是说其实在天幕所处的时代,早已是比他大唐最鼎盛的时候还要繁荣昌盛吗?

  那该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李世民有些难以想象。

  是了,没错,至少这个天幕,就不像是他们大唐可以做到的东西。

  【总而言之,唐太宗对内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gui]兹和吐谷浑,设安西四镇,被西域诸国尊之为“天可汗。”

  毫无疑问,即便是在太宗界,二凤陛下也是最炸裂耀眼的那个存在。】

  李世民:……

  你们后世人的分类是有点东西的。

  好一个在太宗界是炸裂耀眼的存在。

  而朱棣心头却有点紧张。

  按照天幕一贯的风格,这种总结陈词之后,大概率就要轮到下一个倒霉蛋了。

  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看起来天幕是要详细讲述上位过程呢,那他爹揍完他会理解他的。

  反正命估计是能保住的。

  但挨多少下[chou],可能就得取决于天幕的讲解速度了。

  不过考虑到天幕一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叙述风格,情况不容乐观啊。:,,.


  (https://www.dingdiann.cc/xsw/11452/2321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