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 第405章 铁路与电报

第405章 铁路与电报


十一月初,朱靖垵带队返回了京城。

平叛工作顺利完成。

堵塞多时的运河被成功打通。

随之京城的粮价旋即应声而降,降至了正常水准还要更低一些。

因为在运河被重新打通之后,好些个被堵了许久的漕粮被通过运河运入了京师。

粮食多了,粮价自然会有所下降。

朱靖垵在回京之后,第一时间便下令军队在京城外的大营中先行修整,并吩咐京城官员为劳师远征,大胜而归的明军准备酒肉犒赏。

而他则是第一时间便进城入宫,前去和朱简灼会面。

父子两人在御书房内相对而坐。

朱简灼脸色微沉的说道。

“罗刹和蒙古组成联军,发十万之众大举南下,绥远之战爆发,此事靖垵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这十万人中,沙俄兵有一万,剩下的九万就是漠南漠北的蒙古人。

这个数字是明军在草原上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即使有偏差,那也大差不差。

朱靖垵微微颔首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确实已经接到了消息。”

朱简灼闻言,面色凝重的说道。

“绥远城被围,已经很长时间没能送出消息来了,也不知道绥远城现在究竟怎么样了。”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接到绥远城报平安的消息,朱简灼难免会有所忧虑。

朱靖垵闻言,却是十分自信的说道。

“父皇不必过于忧虑,要对我大明的将士有足够的信心!”

“很多时候,没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说句不好听,一但绥远沦陷,那沙俄和蒙古的联军肯定会顺势南下。

到时候,大同首当其冲,那边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可大同那边一直没消息传来,间接说明了现在绥远城无恙。

最起码,短时间内抗明联军那边是拿不下绥远城的。

朱简灼闻言,脸色稍有好转,旋即询问道。

“靖垵接下来准备怎么办?如何应对联军的威胁?”

朱靖垵略微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两个字。”

“等!查!”

“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儿臣自会率军北上草原,寻求同联军之间的决战。”

“在决战开始之前,我大明还要加大稽查走私的力度,对向关外走私物资的奸商严惩不贷,以保证我大明对沙俄的经济制裁的效果。”

不同于在关内作战四季皆可,于关外作战时,冬季是不适合动兵的。

最起码,大规模动兵是不适合的。

之所以朱靖垵断定联军会同大明决战,而不是在草原上同明军兜圈子。

则是因为他对现在大明的经济制裁的力度和份量心里有数。

沙俄那边迫切的需要尽快在战场上打开局面,然后迫使明军解除对他们的经济封锁。

借此来挽回国内因为断绝和东方的贸易所带来的损失。

战争拖的时间越久,沙俄那边的损失就越大。

大明拖的起,沙俄拖不起的。

真要拖的时间长了,叶卡捷琳娜那边大概率就要唐玄宗和崇祯附体,下圣旨逼迫彼得罗耶夫主动寻求同明军决战了。

再说了,即便要拖朱靖垵也不怕。

明军大不了先固守九边,等待反击的时机也就是了。

明军从关内就近向九边长城补充物资是个什么难度?

沙俄要在苦寒的草原上获取足够支持十万大军作战的物资又是什么难度?

不可同日而语的。

等到沙俄撑不住要撤兵了,明军再追击也就是了。

反正随着时间流逝,工业化的进度不断加强,大明的国力是在不断腾飞的……

说个直观点的经济数据,去年一年户部统计出来的,刨除战争缴获以及抄家这样的横财,大明的岁入折合金银铜钱和粮食布匹茶叶食盐等实物之后,总额大概为一亿二千五百七十六万块银元。

而今年一年,现在才只是十一月份,大明的岁入便已经达到了一亿三千三百一十五万块银元。

等到年末,岁入达一亿三千五百万块银元想必问题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岁入的增幅大部分都来自于工商以及海贸。

所以说,大明现在最不怕的就是拖延时间了。

因为时间拖的越久,大明的国力就越强。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等到十年以后再决战,大明哪怕是靠砸钱也能把那所谓的反明联军给砸死。

朱简灼闻言,忍不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

“看来朕禅位之事,也只能继续往后拖了。”

这一年来,朱简灼的身体愈发不济,他是真想退位了。

朱靖垵闻言,无奈的笑笑说道。

“天下纷乱至此,儿臣也无可奈何,父皇多担待。”

朱简灼无奈的苦笑一声,开口说道。

“哎,朕不过是想禅位养老,怎么就这么难呢。”

朱靖垵捋着下颌的硬硬的短须,开口说道。

“此战之后,大明应当就没有什么外忧了,差不多也就该着手整顿内患了。”

比如说西南的土司,中原的地主官绅,说句不好听的,这些都是大明实行统治的潜在威胁。

其实,本来今年朱家父子便琢磨着要对内进行改革的。

但是一场漕工叛乱,算是把他们给打醒了。

让父子两人意识到了,什么叫做利益集团的临死反扑。

也让他们见识到了改革的困难!

要知道,大明铁路还没修完呢,废除漕运更是没影儿的事情。

按照朝廷的规划,将来十年之内,路河并举是肯定的。

可漕工就已经叛乱了。

大明朕要是对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地方上的叛乱与抵抗怕也是不会少。

到时候,少不得需要动用军队进行镇压!

而动用军队镇压内部叛乱的前提,便是要先解决外忧。

朱靖垵明白,若没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想要改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简灼点头说道。

“太子所言甚是,但切记一点,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大火猛炒,只能小火慢炖,同样的道理,改革之事,切莫操之过急,当以谨慎为要。”

朱靖垵闻言,点头表示了明白。

就在这时候,外边响起了一阵嘈杂,先是御书房外响起一阵敲门声,旋即便是杨和的通报。

“启奏太子殿下,启奏陛下,南京急报。”

朱家父子对视一眼,朱简灼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进来!”

他的话音落下,伴随着嘎吱一声开门声,杨和从外边走了进来。

杨和低着头,小碎步走至桌案旁,将手中的报告双手呈过头顶,然后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这是南京方面的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用快马送来京城的报告。”

朱简灼闻言,面露感兴趣之色,从杨和手中接过报告,然后翻阅了起来。

随着翻阅,朱简灼的眉头忍不住一阵跳动,脸上露出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笑意来。

他一边将手中的报告递向朱靖垵,一边开口说道。

“看看吧,有惊喜。”

“南京那边的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又做出实际性的重大突破了。”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朱靖垵闻言,露出一个感兴趣的表情。

接过朱简灼递过来的报告,便翻阅了起来。

随着翻阅,他脸上的表情也是露出了明显的喜色。

因为,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汇报,有线电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在已经实现了从南京到江阴之间的电报传信。

并且也已经初步解决了信号失真的问题。

虽然由于发电机的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电压和电伏并不稳定,需要每隔几十公里就加一个信号中转站,来保证信号的清晰度。

额,简单翻译一下也就是,每隔几十公里便需要用电报机在接受信号之后重发一遍,以保证通讯内容的不会出现偏差。

如此虽然大大降低了通讯效率,但比起这个时代的快马传递消息来,却也不知道要快出了多少倍。

朱靖垵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满是期许的表情,开口说道。

“父皇,不光是铁路网,现在看来,电报网的铺设也该提上日程了。”

朱简灼闻言,也是满意的颔首,似乎是在表明自己的赞同。

就见一旁的朱靖垵露出一个期许的表情来,开口说道。

“试想一下,假设大明全境的铁路网和电报网能全部铺通,如果有一天边疆发生了战事,朝廷中枢只需要最多几个小时就能接到消息。”

“然后,朝廷就能通过电报网,以最快的速度将召集部队的命令下达至全国各地。”

“然后,全国各地的军队便能够通过铁路网,坐上火车,携带好作战所需的粮草军械,直接从各地奔赴前线。”

“最多几天时间,各部大军便都能抵达边疆前线,并且还不需修整,直接就能展开作战……”

“而敌人估计都反应不过,便要对上我大明的主力大军了。”

“如此一来,大明再无外患矣!”

听着朱靖垵的设想,朱简灼也是忍不住面露意动。

这样的事情可不光是能用在对付外敌上。

内部平叛也是一样的道理!

某地的叛军刚刚举旗,还没来得及发展壮大,最多几天时间,朝廷的平叛大军就能开到,直接降维打击。

如此的话,哪里还有叛乱能够做大?

但是,最终朱简灼还是无奈的开口说道。

“也不容易啊。”

“电报网铺设起来花费多少朕还不知道。”

“但这铁路网铺设起来,可实在是成本太高了。”

“现在朝廷的铁路不过也才刚刚修到河间府一带,可前后已经花费一千五百余万块银元了,真要修建一张连接全国各省府城市的铁路网,朝廷财政怕是负担不起啊。”

现在大明朝廷的铁路修建报价差不多是1.5万块银元一公里。

成本真的不算低!

从北京到天津,再从天津到河间府,距离差不多是四百公里。

之所以四百公里的铁路修下来,花费了一千五百余万块银元。

主要是因为大明修的不是单行线,而是南北双向的双行线。

一条线往南走,一条线往北走,以免会车麻烦。

如果修单行线的话,四百公里的报价差不多也就是六百万块银元。

双行线乘以二,也就是一千二百万块银元。

多出来的三百万块银元,主要是支付的铁路工人的工钱,以及他们的伙食费用。

怎么说呢,如果没有这多出来的三百万块银元的支出,大明朝廷这么大手笔的大兴土木,民间怕是早就民怨沸腾了。

但是,正因为有了个三百万块银元的投入,大明朝廷的大兴土木非但没有惹起民怨,反而是吸收了社会上大量的闲散劳动力。

为这些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岗位,极大的缓解了社会矛盾。

还有就是,基建拉动经济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总的来说,这笔钱花的是值得的。

怎么说呢,百姓其实并不反感朝廷大兴土木。

他们反感的是朝廷征发徭役,让他们打白工,然后大兴土木。

只要工钱给到位了,朝廷爱修啥就修啥呗,百姓们才不在意呢。

朱靖垵闻言,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要儿臣来说,父皇属实是多虑了。”

“这铁路线修来不光是能军用,在平日里军队和朝廷不用的时候,也是能转民用的嘛。”

“不管是拉人,还是拉货,都是可以有收入的,最起码这个收入满足铁路平日里的养护所需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再说了,铁路修好之后肯定是能带动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的,而经济发展,必然能够让朝廷的岁入有所增加。”

“这铁路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修好了,最少也能用个几十年,即便回本慢些,那也是迟早能够回本的。”

怎么说呢,朱靖垵从来没有听说过有那个国家修铁路还能修亏了的。

即使是原有历史线上的清末,我大清的官老爷都贪成那样了,可铁路照样是赚钱的。

要不然,各地也就不会爆发那么多的保路运动了。

还有就是,现在大明朝廷修铁路的成本之所以这么高,成本大多都在铁轨上。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北直和山西的煤铁产业还没能够被大规模的开发出来。

现在大明在建设的那些煤铁产业,大多都只是初步投产,甚至更多的还在建设之中。

这也就导致了,大明采购铁路所需的铁轨成本过高。

等到将来北直山西的煤铁产能被全面开发出来,各大煤铁产业都开始大规模投产之后,铁轨的造价必然能够被打下来。

到时候,铁路修起来造价自然也就没有现在这么高了。

朱简灼闻言,点头表示了认可。

“这倒也是。”

“吾儿所言有理。”

“铁路修建乃大明国策,纵有千难万险,也必须得推行下去。”

像是想起来了什么,朱靖垵转头对杨和说道。

“杨和,你现在就去给南京那边回信,让大明皇家科学研究所方面尽快送一部电报机的实体到北京来……”(本章完)


  (https://www.dingdiann.cc/xsw/10000/1184907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ingdiann.cc